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9人看过2024-01-05

    劳动者如何赔偿以及赔偿的方式,主要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该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具体确定劳动者赔偿额度及比例时,要依据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根据过错的大小、损害的程度,参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劳动者应赔偿的数额。

    经济赔偿规定:凡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按下列比例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1)经济损失在50~1000元以下的,直接责任人按100%进行赔偿;

    (2)经济损失在1000~2000元及以下的,直接责任人按80%进行赔偿;

    (3)经济损失在2000~5000元的,直接责任人按30%进行赔偿;

    (4)经济损失超过5000元的,直接责任人按5~20%赔偿。

    赔偿处罚操作:

    (1)根据国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2)当月的20%工资不足赔偿全额时,则分月扣除,直至赔偿金额扣完为止。

    (3)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4)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按上述规定执行。

  • 130人看过2024-01-05
    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公司存在过错,公司需要承担与过错相应的责任。如果公司不存在过错,是全额赔偿还是部分这都是看公司的要求。员工因有意或重大过失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规则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需要赔偿。
  • 113人看过2024-01-05
    侵害名誉权的损害赔偿,除应考虑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外,还应当有适当的标准。

    1、从侵害情节来考虑,侵害情节较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赔偿。

    2、从受害人的谅解程度考虑。如果责令加害人承担非财产责任后,受害人能够谅解,就说明受害人的精神创伤已经平复,可以不予以赔偿。

    3、从加害人认错态度考虑。如果受害人谅解而加害人仍不认识错误,则不能因为受害人精神创伤的平复而对违法行为不予以制裁,仍应责令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侵犯公司名誉权会赔偿钱。

  • 152人看过2024-01-05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一般而言,劳动者赔偿用人单位经济损失应以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限。

    从劳动者角度来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劳动者的过错程度及原因大小有关,为此劳动者需承担与之相应的全额或者部分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的赔偿办法,原则上不能突破《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

    至于赔偿方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采取协商的方式进行。如在职的可以约定,是一次性的赔偿还是逐月按工资比例赔偿。对于离职劳动者用人单位也可以要求一次性赔偿或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119人看过2024-01-05
    法律顾问作为公司在法律方面的参谋,应当尽职尽责地向公司提出公司在用工、交易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明知公司违法用工而没有提出,那是不尽责的表现。但作为法律顾问,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一定为决策者接受,因此不用承担责任,责任应当由决策者承担。
  • 116人看过2024-01-05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117人看过2024-01-05
    无补偿的竞业协议签了有效。签了无补偿的竞业协议,这个协议本身有效
    劳动者遵守协议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或者直接解除协议。如果劳动者要求补偿,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补偿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我国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哪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125人看过2024-01-05
    最好签,不签可能会丢了工作。
    关于竞业禁止协议中约定的补偿数额,具体可参照相关司法建议。
    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并支付3个月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实际上,竞业禁止协议的执行情况,企业也很难追查,竞业禁止协议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好,建议不必太纠结。
    关于岗位的调动,可和公司进行协商。公司采取手段逼迫员工离职,员工也可以采取手段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属于双输的局面。
  • 111人看过2024-01-05

    如果仍然是在合同约定的保密期限的,是有效的,义务人需要遵守。

    保密协议主要内容:

    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保密协议可以分为单方保密协议和双方保密协议。单方保密协议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签订保密协议是企业对自己的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常用手段之一。

  • 107人看过2024-01-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遵守竞业限制后,按竞业限制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约定每月支付的,每个月支付。

    竞业协议的补偿金标准是按照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来计算。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约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对于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