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06
    灵活用工等同于"灵活派遣",是人才派遣服务领域的成长型产品,它由派遣公司承担全方位的法定雇主责任,在派遣人数确定、派遣周期、派遣人才的筛选方面都非常灵活的一种用工形式。

    灵活用工不同于固定全职,它是指企业根据用人需求,灵活的按需聘用人才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源就像水和电一样,在任何时候都会根据需求使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停止使用。它包括全日制劳动用工以外的四种形态:包含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代表的时间上的灵活;以劳务派遣为代表的雇佣形式上的灵活;以业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形态上的灵活;以平台型用工为代表的就业形式上的灵活。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一、特殊职业(身份):军人、公务员(部分地方法规允许公务员兼职的除外)等国家法律、法规、纪律明确禁止从事兼职或经商的人员;非中国大陆户籍人员;拟发放薪酬属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的人员;拟签约公司主体名下的法人代表、股东、监事、高管等人员。

    二、执业律师:从事律师工作不仅要取得律师资格证和律师执业证,还需要挂靠一家律师事务所才能进行正常执业,执业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存在明确的劳动关系。另外,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服务相关的业务只能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承接。

    三、在编教师:学校在编教师与学校有明确的劳动关系,且公立学校的教师薪酬还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发放。但教师以个人身份与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合作的情形除外,该情形下没有其他特殊限制的话,可以酌情接入。

    四、注册测绘师:注册测绘师需要挂靠一家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才能正式从业,因此与所在单位有明确的劳动关系。

    五、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经纪业务应当由房地产经纪机构统一承接,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分支机构与其招用的房地产经纪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房地产推广业务可以合作,优先考虑准入线上推广场景。

    六、建筑行业(所有岗位):建筑行业中的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建筑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各类持证人员,均需挂靠在相关工程建筑单位才能正式从业,所以这类人员与工程建筑单位有明确的劳动关系。而其他的建筑工人,由于受国家政策的保护,都要与相关工程建筑单位或其外包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整个建筑行业都建议禁止准入。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合同中约定不能辞职是无效的。劳动者在任何时候辞职都是合法的,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不过,劳动者应当留存按规定辞职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因此扣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可以再要回工资。

  • 100人看过2024-01-06

    职工离职未交接造成损失的,如果劳动者离职已经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且在此期间单位不安排劳动者进行工作交接的,那么员工不要赔偿。但是员工并未提前一个月通知的,那么则需要赔偿。职工离职未交接造成损失员工要赔偿吗

    职工离职未交接造成损失员工要赔偿吗的法律依据

    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20人看过2024-01-06
    与就业备案相对应,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于15日内持相关材料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备案手续,移交职工档案,核定失业保险待遇,简称“解聘备案”。解聘备案是用人单位的应尽义务,因用人单位办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职工损失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合同不备案的后果是劳动合同可以不具备法律效应,出现矛盾纠纷时可以难以进行认定。

    劳动合同不是必须要备案。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字或者盖章即生效,备案是否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虽然某些地方有规定要去备案,但并不是强制性要求。如没有特殊必要,一般不需要去备案。不备案只是发生纠纷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且劳动备案是在合同签订与变更的30天内,也就是说在30天内没有备案是可以被认可的。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不一定必须要备案。公司和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以后,相关的证明和手续其实都会在人事资源部保存一段时间的,这也是为了预防以后发生什么劳动纠纷的话,公司这一方面也好有一系列的证据。通过用工备案,将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为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提供了法律保证,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是不备案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解聘备案规定

    与就业备案相对应,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于15日内持相关材料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备案手续,移交职工档案,核定失业保险待遇,简称“解聘备案”。解聘备案是用人单位的应尽义务,因用人单位办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职工损失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6
    需要,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只要建立用工关系,就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用工。
  • 100人看过2024-01-06

    1、是否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两种合同形式均为法律所认可。

    在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必须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要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的视为双方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即使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无需像全日制用工中那样支付双倍工资和被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与劳动者约定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一律不得约定试用期,而全日制用工中,只有不超过三个月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3、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而且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也就是说在非全日制用工中,没有全日制用工中那样严格的实体和程序要求,只要双方任何一方当事人想要与对方解除劳动合同就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