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一、首先要把仲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作为合格的HR,谨记避免因为员工的工作过失而招致企业被仲裁。员工要知道,一旦企业被仲裁,即使为了企业利益,员工中间耗费了很大心力,但仲裁结果都是企业要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企业的老板愿意把钱白白花在赔偿员工上。

    所以,平时员工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员工要掌握规避企业用工风险的实战经验。首先,一旦发现企业存在用工风险,要大胆向员工的领导说明,如果员工有能力结合《劳动合同法》的条文,做一份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要包含企业可能付出的具体代价)就更能引起员工的领导重视了。

    其次,当员工准备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首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基础工作是否做到位了。比如:劳动合同是否签订?是否已做就业登记?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情况等等。只有员工确认自己的基础工作已经做到位了,才能与员工做劝退面谈。

    总之,“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上策。

    二、巧妙和解为先

    一旦员工的防范工作失败了,员工所在的企业真的被员工仲裁了,肿么办?不要慌,《劳动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所以仲裁机构还是建议企业和员工先进行协商处理的。

    同时,双方尽量谈一个和解的条件。有些条件是可以维护双方利益的。比如未给员工缴纳保险,可以一次性赔付员工低于实际企业要支付的保险费用,这样员工也可以不扣除个人部分,员工也省去了补缴的麻烦。所以和解条件的谈判是一项技巧,在此提醒HR们要注意修炼此门技能。

    三、要与仲裁员或法官处理好关系

    作为HR,员工在处理劳动仲裁事件的过程中,处理好与仲裁员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员工申请上诉,还要求员工处理好与法官的关系。这里所谓的“处理好关系”并不是要求员工行贿。

    既然已经被仲裁了,应该是企业有做的不到位之处,员工如果再表现的无理和强势,会引起仲裁员和法官的反感。

    四、HR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HR,员工在面对劳动仲裁事件时,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把这个过程当做是历练的机会。努力平衡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同时,员工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处理劳动仲裁的过程可能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

    五、“亡羊补牢”法则仍然适用

    执行完劳动仲裁结果,并不代表着HR的工作就结束了。在这里,“亡羊补牢”工作非常重要。员工要马上查漏补缺,仔细审查一下企业还存在哪些风险点,员工自己的工作还有哪些不完善之处。借机向领导提出改进建议。

  • 100人看过2024-01-06

    基本没多大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身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

    劳动仲裁的申请事项,大部分与经济相关,并且除了正常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费用之外,可能还会产生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或者双倍工资之类的,具有惩罚性的费用支出;如果用人单位败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一、首先要把仲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作为合格的HR,谨记避免因为员工的工作过失而招致企业被仲裁。员工要知道,一旦企业被仲裁,即使为了企业利益,员工中间耗费了很大心力,但仲裁结果都是企业要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企业的老板愿意把钱白白花在赔偿员工上。

    所以,平时员工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员工要掌握规避企业用工风险的实战经验。首先,一旦发现企业存在用工风险,要大胆向员工的领导说明,如果员工有能力结合《劳动合同法》的条文,做一份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要包含企业可能付出的具体代价)就更能引起员工的领导重视了。

    其次,当员工准备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首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基础工作是否做到位了。比如:劳动合同是否签订?是否已做就业登记?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情况等等。只有员工确认自己的基础工作已经做到位了,才能与员工做劝退面谈。

    总之,“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上策。

    二、巧妙和解为先

    一旦员工的防范工作失败了,员工所在的企业真的被员工仲裁了,肿么办?不要慌,《劳动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所以仲裁机构还是建议企业和员工先进行协商处理的。

    同时,双方尽量谈一个和解的条件。有些条件是可以维护双方利益的。比如未给员工缴纳保险,可以一次性赔付员工低于实际企业要支付的保险费用,这样员工也可以不扣除个人部分,员工也省去了补缴的麻烦。所以和解条件的谈判是一项技巧,在此提醒HR们要注意修炼此门技能。

    三、要与仲裁员或法官处理好关系

    作为HR,员工在处理劳动仲裁事件的过程中,处理好与仲裁员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员工申请上诉,还要求员工处理好与法官的关系。这里所谓的“处理好关系”并不是要求员工行贿。

    既然已经被仲裁了,应该是企业有做的不到位之处,员工如果再表现的无理和强势,会引起仲裁员和法官的反感。

    四、HR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HR,员工在面对劳动仲裁事件时,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把这个过程当做是历练的机会。努力平衡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同时,员工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处理劳动仲裁的过程可能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

    五、“亡羊补牢”法则仍然适用

    执行完劳动仲裁结果,并不代表着HR的工作就结束了。在这里,“亡羊补牢”工作非常重要。员工要马上查漏补缺,仔细审查一下企业还存在哪些风险点,员工自己的工作还有哪些不完善之处。借机向领导提出改进建议。

  • 100人看过2024-01-06

    基本没多大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身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

    劳动仲裁的申请事项,大部分与经济相关,并且除了正常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费用之外,可能还会产生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或者双倍工资之类的,具有惩罚性的费用支出;如果用人单位败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

    劳动纠纷发生后,对企业的形象也是一个很负面的影响,如果网络发达,发生劳动纠纷后,劳动者可能在网上各种渠道发布企业的负面消息,这对企业以后的用人、企业信用,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建议企业规范管理,发生劳动纠纷后,能协商处理的,尽量协商处理。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被劳动仲裁的后果是可能会影响自己企业的形象,很容易导致其它的员工有担忧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身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v
  • 100人看过2024-01-06
    废弃
  • 100人看过2024-01-06
    通常情况下,对这样单位的处罚都是行政方面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但如果情节严重,如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的话,则就有可能涉嫌构成刑事犯罪,此时的处罚就会涉及到刑事方面了。
  • 100人看过2024-01-06

    在厂里工作,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公司就面临赔偿二倍工资的风险。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483人看过2024-01-06
    1、工龄在公司更名或者合并后是否合并计算,关键是要看安排在新的公司是否是因为本人原因。如果不是本人原因,则工龄是要求合并计算的;若是本人原因已经解除劳动,那么工龄将不能合并计算。
    2、工龄对于劳动者来说是很重要的,直接说明了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病假的工资待遇以及年休假的多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当公司更名后或者是合并后,工龄是否合并计算。下面就是关于公司更名或者合并后关于工龄是否合并的解答。
    3、我国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这样规定,公司更换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是投资人,不影响劳动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第三十四条则是这样规定的,公司如果进行合并或是分立的,原先签订的劳动合同依然是生效的,公司也需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4、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劳动者被公司从原来的公司安排到新的公司进行工作的,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则要用原来的工作年限加上新的工作年限,即工龄是合并计算的。如果原来公司已经向劳动者做了经济补偿,并且双方已经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新的公司在依法解除并终止劳动合同,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龄时,将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来公司的工作年限,即工龄不需要合并计算。
  • 100人看过2024-01-06
    法律上设定童工为不满16周岁的用工。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如果招用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是招用童工性质,属于违法行为。这是国家法律对低龄未成年人的重点保护措施。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