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5人看过2024-01-06

      《劳动法》只规定了企业在协商解除、无过失性解除以及裁员情况下,企业需要按照法律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在劳动合同自然终止的情形下,企业并不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其在第四十六条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出以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而径自终止劳动合同的,则其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 111人看过2024-01-06

    根据我国法律,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工资就是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最基本最典型的方式。只要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都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出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由此我们知道,有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此否认双方的劳动关系,而拒绝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话不仅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而且应当发放两倍的工资,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自动离职即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办理相关离职手续而径行停止提供劳动的行为,可能会对用人单位的相关制度或大或小的违反,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行为进行处罚,但对于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依旧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只不过此时,依照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处罚和向劳动者发放工资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折抵,但这并不是说自动离职就没有工资。


  • 112人看过2024-01-06
    (1)计算基数:

    按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合同法规定有社平工资3倍的限制,是否分段各地不同);

    (2)计算年限:

    按本单位工作年限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

  • 106人看过2024-01-06
    一、五险不交属于违法。单位在职工入职一个月内应该办理五险的参保手续。职工不愿意参保的,可以辞退。上市公司都必须给员工买五险一金。

    二、公积金不是必须交。但是上市公司一般都会交,表示单位的福利好,公积金个人账户里包括自己交和单位交的费用,符合条件可以提取,贷款利率也比商业贷款低。在职职工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为“应当缴纳“项目,法律上应当即为必须,同时缴纳也表现出这是一项义务。

  • 109人看过2024-01-06
    公司裁员试用期员工一般来说是有补偿的。但是若是公司有证据证明员工在试用期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并且有过错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 104人看过2024-01-06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4、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 107人看过2024-01-06
    怀孕不续签的,赔偿如下: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赔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 112人看过2024-01-06

    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

    离职人员不予发放年终奖的规定是否有效,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约定优先。合同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原则,劳动合同也不例外。若劳动合同中有离职人员不予发放年终奖的约定,则以该约定为主。

    第二种观点认为,以规章制度为准。法律法规没有对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作出具体规定,年终奖是企业给与员工的年终奖励,属于企业自主管理的范畴,公司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对如何发放年终奖进行规定。但规章制度要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职工进行公示或者告知,且内容要不违反法律法规。

    第三种观点认为,离职人员不发放年终奖的规定属于无效条款。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规定员工提前离职,公司不需支付年奖金属于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形,应属于无效条款,公司应支付离职员工当年度的年终奖。


  • 111人看过2024-01-06
    仲裁裁决生效后,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但应提交申请执行书及仲裁裁决书,交纳申请执行费,并应尽可能在申请书中一并或单独提供裁决书履行情况、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善、财产处所、银行帐号等情况。
  • 105人看过2024-01-06
    裁员补偿标准不是按最低生活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