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38人看过2024-01-06
    1、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2、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未按规定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的,自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3、用人单位过失性解除。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64人看过2024-01-06
    按照我们的实际情况来说明,如果我们跟公司签的第一份合同的期限已经到期了,而自己还继续在公司工作,这说明我们跟公司之间始终保持着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招聘新的劳动者时,签订合同的时间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种情况,我们根据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

    第一种情况是已经工作了一个月,但是没有满十二个月,即一年的,如果这时双方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在法律上来说,已经是违法的了。所以我们在跟新的用人单位合作时,工作一个月后还没有签订任何的协议和合同时,理应要求用人单位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

    第二种是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该签订书面合同,超过一个月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给劳动者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内的双倍工资。这里就跟第一种情况有所不同,这里说的双倍工资只是多支付一个月的,而不是每一个月都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长来判定。

    第三种是超过一年仍没有签订任何协议和合同的,就会主动被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不再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所以劳动者不要以为只要没有签订合同,随时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我们要知道,支付双倍工资是有期限的,最迟不要超过11个月,最好是在有效的仲裁期限内提出来,超过期限后在法律上也是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只能怪自己的法律知识太浅薄,没有早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除了上面说到的赔偿情况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合同订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这也保证了劳动者在往后工作中获得该有的补偿和保障。

    作为劳动者,我们还应该知道,二倍工资适用于仲裁时效,在我们的利益遭受到不平等对待和损失时,要及时提起仲裁,这样才能在短时间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满期之后,应当及时跟劳动者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关系,否则将会面临着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不管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应该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也不要抱着获得双倍工资的心理而不签订合同,用人单位更不应该无故拖延时间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关系。

  • 177人看过2024-01-06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如下:单位不能随意调整员工的岗位,员工可以提出拒绝,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或者双方就岗位调动达成一致的除外。单位迫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得不进行调岗时,员工可以解除合同,要求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 113人看过2024-01-06

    1、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3、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4、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 109人看过2024-01-06

      试用期工资不能低于劳动合同的百分之八十。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因此还是需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

  • 162人看过2024-01-06

      在下列情况下保密协议无效:一方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该协议;或者保密协议中的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无效的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 105人看过2024-01-06

      视情况而定。

      公司员工在宿舍突发脑溢血的,如果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的,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如果不属于工伤的,可以用医保报销相关医疗费用,但不能获得赔偿。

      认定为工伤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的费用,比如说安装假肢以及轮椅所需要的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的,经鉴定所确认的护理费。

  • 158人看过2024-01-06

      (一)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本条实际上规定了两个最低标准:

      1、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

      2、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这就存在着按哪一个标准执行的问题,正确的理解应当是条文里两者相比取其高。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是一种保障制度。它确保了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至少领取最低的劳动报酬,维持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确立了将劳动者因探亲、结婚、直系亲属死亡按规定休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国家和社会活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规定,从法律上排除了企业以非劳动者本人原因没有提供正常劳动为由拒付工资的可能性。

      最低工资制度是法定最低标准条款,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对违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企业,劳动者本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11人看过2024-01-06

      ***同志:

      因你于*年*月*日起至今不假无故离岗,按照公司***规定,你已严重违反了企业规章制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并征求了工会意见,对你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处理。请于*年*月*日前,前来办理工作移交及解除合同相关手续,逾期不到,公司将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本通知一式二份,受送达人、公司各一份,具有同等效力。特此通知。

      **公司公章

      *年*月*日

      本人签收:

      送达通知见证人:

      1、

      2、签收时间:*年*月*日见证注:

      以上通知需2人以上前往送达。其中要有工会一人。、

  • 111人看过2024-01-06

      情势变更使得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非过失性辞退;情势变更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需要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可以经济性裁员;其他。

      劳动合同如何使用情势变更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