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344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员工待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公司用工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优化员工队伍结构,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公司在职正式员工。

      第三条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实行待岗管理:

      (一)因受岗位定员限制,未能竞聘上岗的员工;

      (二)因劳动态度、业务素质、技能或身体健康状况等原因,不能适应岗位规范要求而未能上岗的员工;

      (三)因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责令待岗的员工;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可待岗:

      (一)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五条待岗程序

      由所在部门提出建议并书面报送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和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交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确定。

      第六条待岗人员确定后,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下发《待岗通知书》通知所在部门,并由所在部门通知其本人,待岗人员应自接到通知3个工作日内办理好工

      作交接手续,并持相关证明到人力资源部或公司指定部门报到,逾期不报到者按旷工处理。

      第七条待岗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超过规定期限经培训仍不能上岗,解除其劳动合同。

      第八条待岗员工待遇

      (一)待岗员工在待岗期间,停发工资、各类奖金和津补贴,从待岗次月起改发生活费,待岗3个月内,生活费标准为1500元/月,待岗4-6月生活费标准为1000元/月(如有调整另行通知)。原工资标准作为档案工资封存,如遇统一的工资调整,届时可按规定相应调整其档案工资标准。

      (二)待岗员工在待岗期间,住房补贴按在岗时标准发放,工龄连续计算。

      第九条待岗员工的管理

      (一)待岗员工由人力资源部或公司指定部门负责管理。

      (二)待岗员工要坚持正常上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争取竞争上岗或转岗。重新上岗者,享受新岗位薪酬待遇。公司各部门因工作需要(包括临时性工作)需补充人员的,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聘用待岗人员。

      (四)对在待岗期间拒不服从企业和所在部门管理,不坚持正常上班,不遵守规章制度,或拒不参加培训学习和临时性工作的,应按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条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如上级另有规定,按上级规定执行。

  • 100人看过2024-01-06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工资中扣除应当赔偿部分,每月扣除额度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新《劳动法》中没有企业罚款的规定。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120人看过2024-01-06
      一般单位应该都有权给予犯错员工一定程度的处罚,比如经济处罚,通报批评等等。待岗也算是一种处罚手段。当然要有明文规定,而且要适量。如果不适合现工作岗位或者有重大工作失误,公司是有权利让待岗的,这种情况也是合理的。当然如果待岗期间单位不给支付生活最低保障工资,双方协商,可以依法仲裁。
  • 56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法罚款标准如下:

      (1)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产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规定处罚;

      (3)单位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860人看过2024-01-06
      一般单位应该都有权给予犯错员工一定程度的处罚,比如经济处罚,通报批评等等。待岗也算是一种处罚手段。当然要有明文规定,而且要适量。如果不适合现工作岗位或者有重大工作失误,公司是有权利让待岗的,这种情况也是合理的。当然如果待岗期间单位不给支付生活最低保障工资,双方协商,可以依法仲裁。
  • 100人看过2024-01-06

      企业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一、员工罚款的规定有哪些

    1、关于员工罚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随意处罚,只有当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120人看过2024-01-06

    一、员工罚款的规定有哪些

    1、关于员工罚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随意处罚,只有当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2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法中没有企业罚款的规定,不超过工资的20%是指劳动者因为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从工资中扣除应当赔偿部分,每月扣除额度不超过20%。

    罚款实质上是一方对另一方经济资源的单方剥夺,这种剥夺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普通企业没有罚款的权力。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