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2人看过2024-01-08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如果当事人能及时归还,可以不用追究责任,如果无法及时归还的,可以报警处理,挪用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将公司的资金转入个人账户存储或者直接用个人账户收取公司的业务款项,然后部分或全部归个人使用,这就属于挪用资金,达到一定的条件,就构成挪用资金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00人看过2024-01-08

      员工没有犯错被辞退需要进行的是经济赔偿,并不是补偿,赔偿金应当是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来进行计算。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是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长短来进行不同的确定,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女职工在哺乳期内被强行解除劳动合同,每满一年可获得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金,其他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应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合同未到期被辞退也不一定有补偿金。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长期合同),在劳动关系中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连续工作超过十年以及连续签订过二次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可以被随意辞退。

  • 105人看过2024-01-08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如果当事人能及时归还,可以不用追究责任,如果无法及时归还的,可以报警处理,挪用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将公司的资金转入个人账户存储或者直接用个人账户收取公司的业务款项,然后部分或全部归个人使用,这就属于挪用资金,达到一定的条件,就构成挪用资金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 104人看过2024-01-08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如果当事人能及时归还,可以不用追究责任,如果无法及时归还的,可以报警处理,挪用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将公司的资金转入个人账户存储或者直接用个人账户收取公司的业务款项,然后部分或全部归个人使用,这就属于挪用资金,达到一定的条件,就构成挪用资金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8
    对于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并非可以一概辞退。劳动法规定必须是严重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方可辞退。因此,何谓严重违纪,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至关重要了。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最好对严重违纪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并且注意保留员工严重违纪的事实依据。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单位也可随时辞退,但同样要注意举证尤其是对何谓“重大损害”的举证问题(最好还是有制度依据,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对重大损害的标准作明确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8
    因违反规章制度被公司扣工资可以去告,但结果肯定是败诉,起诉是员工拥有的权利,但要考虑清楚起诉的后果,违反公司规定扣工资不违法,用人单位不能对劳动者进行罚款,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等合法手段进行奖勤罚懒,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
  • 104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方式并不是必须要约定的条款。以下条款才是必要条款:劳动合同期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基本信息;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 266人看过2024-01-08

    不可以伪造,向新单位提交假的离职文件,如果一旦与原单位发生纠纷,在原单位的权利是无法得到保障的。伪造离职证明,没有给原来的公司造成什么损失或者影响,原来公司不起诉,就不用承担后果.但是由于伪造离职证明在新公司,因提交的人事资料(包括简历,身份证件,证明,学历证书)是假的,不符合事实的,所以一旦新公司经查证,可随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就可能承担丧失劳动合同规定的个人的权利的后果.从性质上来讲,应该予以行政处罚,不适合刑事处罚.不适合刑事处罚的理由:1.行为人并没有故意恶意.2.行为人不是用于故意的违法犯罪.3.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4.《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与此相关的处罚规定以外。

  • 100人看过2024-01-08

      1、违法。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