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91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的作用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
    2.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劳动合同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4.劳动合同是建立规范有效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
  • 145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168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的分类:
    (1)按劳动者是否在编分为:正式工和临时工劳动合同。
    (2)按招工对象不同分为:城镇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和农民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
    (3)按用人方式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
    (4)按劳动者一方人数不同分为;个体和集体劳动合同。
    (5)按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期限的劳动合同。
    (6)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个体经营单位等劳
    (1)按劳动者是否在编分为:正式工和临时工劳动合同。
    (2)按招工对象不同分为:城镇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和农民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
    (3)按用人方式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
    (4)按劳动者一方人数不同分为;个体和集体劳动合同。
    (5)按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期限的劳动合同。
    (6)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个体经营单位等劳动合同。
  • 135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的违约,是指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过失违反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行为。
    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1、企业违约,应根据具体情形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违约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支付或拖延劳动者工资报酬;
    (4)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5)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6)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
    (7)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劳动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违约有三种情形:
    (1)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被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且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3)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 131人看过2024-01-08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责提供。
  • 9696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
    (二)对合同主体要求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都是法人,或者是公民与法人,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三)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
    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便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二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四)合同的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劳务合同无须规定这方面的内容。
    (五)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待遇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是按等价有偿的原则支付。
  • 198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的作用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
    2.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劳动合同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4.劳动合同是建立规范有效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
  • 235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1、主体方面的不同
    (1)用工主体的要求不同。
    雇佣关系中的用工主体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主体地位不同。
    雇佣关系中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劳务”与“报酬”之间的交换,受雇人可以不遵守雇佣方的内部规定(当然也不享受雇佣方的福利待遇),受雇人还可以同时选择给两家以上的雇佣方提供劳务。
    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具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应当遵守其内部的规章制度,服从单位的领导与安排(当然也享受单位的社保、医保等福利待遇)。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只允许劳动者在其一家单位上班。
    故,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惩罚措施可以约束其内部员工,但未经受雇人同意却不得约束受雇人。受雇人只需要按照雇佣契约完成工作任务,无需接受雇佣人的其他无理指示。雇佣关系强调成果之给付,而劳动关系则强调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过程。
    2、权利义务及国家对其的干预程度不同
    雇佣关系是一种私法上的关系,强调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只要当事人双方的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国家就不予干预,其权利义务的调整主要参照《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范。
    而对于劳动关系则有大量的劳动法规予以规制,比如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最低工资、休息制度、工伤保险等等。调整其权利义务法律是介乎公私法之间的混合法——西方法学界称之为“社会法”。
    3、处理机制不同
    雇佣关系中发生的纠纷应当按照民事争议处理,而劳动争议的解决则应该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按照现行的劳动法律规范,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如果不服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诉。而雇佣关系中发生纠纷,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 152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任何劳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在现代化社会中,劳动时间被认为是衡量劳动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是劳动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21人看过2024-01-08
    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要坚持订立合同时要遵循的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
    第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第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为订立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事情,关系到双方的利益。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