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0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履行的要求: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3、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4、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5、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1、建立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核心是民主协商与劳资共议)
    (1)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2)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3)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在单位内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提示: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经公示或者对劳动者告知,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生效。企业公示或告知劳动者规章制度可以采用张贴通告、员工手册送达、会议精神传达等方式。
    2、劳动规章制度的监督和法律责任如果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该规章制度的实施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 206人看过2024-01-08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具体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合同效力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即告终止。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还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延长期限。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是较短时间的,如半年、一年、二年,也可以是较长时间的,如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管时间长短,劳动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日期都是固定的。具体期限由当事人双方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 128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企业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表明的建立的劳动关系自何时开始至何时结束。
    任何劳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在现代化社会中,劳动时间被认为是衡量劳动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是劳动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35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劳动合同不仅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也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起到了积极作用。
  • 132人看过2024-01-08
    约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要坚持订立合同时要遵循的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
    第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第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为订立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事情,关系到双方的利益。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 249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的种类:
    (1)按劳动者是否在编分为:正式工和临时工劳动合同。
    (2)按招工对象不同分为:城镇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和农民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
    (3)按用人方式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
    (4)按劳动者一方人数不同分为;个体和集体劳动合同。
    (5)按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期限的劳动合同。
    (6)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个体经营单位等劳
    (1)按劳动者是否在编分为:正式工和临时工劳动合同。
    (2)按招工对象不同分为:城镇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和农民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
    (3)按用人方式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
    (4)按劳动者一方人数不同分为;个体和集体劳动合同。
    (5)按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期限的劳动合同。
    (6)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个体经营单位等劳动合同。
  • 165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延长。
    1、约定延长:双方协商一致约定延长。
    2、法定延长: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的情形: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44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起始至终止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时段。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任何劳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在现代化社会中,劳动时间被认为是衡量劳动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是劳动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531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权利是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即成立。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付劳动报酬,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社会保险条款,同时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有关福利待遇条款,而这些条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物质利益待遇。
  • 131人看过2024-01-08
    合理地确定劳动合同期限,对当事人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劳动合同期限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因此,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用统一的目标来约束当事人的意志。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坚持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
    第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第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为订立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事情,关系到双方的利益。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