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39人看过2024-01-27
    没有合同申请仲裁的话,可能给日后维权的举证带来不便,可以工作期间注意收集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有以下这些:
    1、可以用在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
    2、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
    3、银行工资账单、工资条;
    4、用人单位为员工办理的暂住证、工牌、工作服工作证等;
    5、考勤记录、入职表、派工单;
    6、工友同时的证人证言;
    7、在职期间还可以通过拍摄工作照、与用人单位交涉录音(录音应注意明确双方身份,和以办信用卡或申请廉租房为由请单位给你出工作证明等来为自己取证。
  • 112人看过2024-01-27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合同法》之规定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但不得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延长试用期的,属于违法约定试用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届满的,如果用人单位延长试用期,属于再次约定试用期的情形,违反了“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规定,同样属于违法约定试用期。
  • 283人看过2024-01-27

    1、员工在试用期怀孕,公司一般不能辞退员工。若公司属于违法辞退的,员工可以要求公司继续与其履行原劳动合同或者对其进行赔偿,赔偿按照双倍的经济补偿标准来计算。

    2、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 108人看过2024-01-27

    一个月以内。

    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4.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114人看过2024-01-27
    当月离职扣除上月工资不合法,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除以下情形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外,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其他。
  • 157人看过2024-01-27
    一、竞业限制的年限一般是2年,超出2年的,约定无效。根据法律规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175人看过2024-01-27
    五年的合同到期赔偿金是五个月的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若是用人单位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五年的合同到期赔偿金是十个月的工资。
  • 110人看过2024-01-27
    补签劳动合同合同期写五年可以,系双方自愿、真实的意思表示即为有效。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09人看过2024-01-27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依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4、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 112人看过2024-01-27

    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对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劳动合同的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

    劳动合同的变更主要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一)必须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在合同没有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的有效时间内进行。

    (二)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三)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四)变更劳动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