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8人看过2024-01-12

    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拒不支付加班费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发工资的;或者解约后,未依法给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110人看过2024-01-12

    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拒不支付加班费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发工资的;或者解约后,未依法给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112人看过2024-01-12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 383人看过2024-01-12

    末位淘汰被辞退有补偿金。

    通常,公司对考核成绩排名末位的员工会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辞退,但其实这是不合法的。因为被末位淘汰员工的业绩不能证明员工自身的能力,用人单位是不能辞退员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单位坚持辞退该员工的话,那么要向员工付补偿金。只有劳动者在经过培训或调岗之后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要按该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要发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会发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 410人看过2024-01-12
    民营企业不属于国家强制规定,应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范围。国家强制规定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 125人看过2024-01-12
    员工受伤的赔偿,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误工费,每日的赔偿标准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五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确定赔偿额。
  • 128人看过2024-01-12

    应当注意:

    1、裁员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按照法律规定,企业裁员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裁员方案是否保障员工的法定权利和利益,依照《劳动合同法》,有五类对象是不得裁员的,如职员在孕期、产期的;连续工作十五年且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等。
    3、有被老单位优先录用的权利。
    4、依法获得经济补偿金。
  • 114人看过2024-01-12

    1.在劳务活动中劳动者受伤的,由用工单位或者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费等,造成伤残的,赔偿伤残赔偿等费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 106人看过2024-01-12

    1.经济补偿金并不是竞业限制条款生效必需的条款,竞业限制协议依法成立的,没有约定经济补偿金也具有法律效力。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3.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104人看过2024-01-12
    没有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劳动者可以与公司人事部协商解决,按规定办理离职手续,拿到离职证明。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