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4人看过2024-0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撤销权的行使规定有期限限制。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上述规定中的"5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 120人看过2024-01-09
    技术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技术合同的当事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技术开发合同的标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致使履行技术开发合同没有意义。
  • 128人看过2024-01-09

    是。

    批准形式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类别的合同须采取经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审查批准的一种合同形式。这类合同,除应由当事人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外,还应将合同书及有关文件提交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审查批准才能生效。

    这类合同的生效,除应具备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外,在合同形式上还须同时具备书面形式和批准形式这两个特殊要件。合同的批准形式是国家对某些特殊类别合同的特殊要求。法律不要求合同批准形式的,当事人不能约定或要求国家进行批准。须经批准而未经批准的合同,自始就无法律效力。即使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也不能认为他们之间成立了合同。这是合同的批准形式与其他几种法定形式的重要区别。

  • 120人看过2024-01-09

    1、合同条款的审查。基本的步骤和方法就是合同条款的审查。全面细致地对合同条款逐一审查,这是审查合同的基本方法。但审查应该有重点。有三方面内容必须审查:一看合同的主体,二看合同的标的,三看合同的数量条款。此三者为合同的必备条款。无此三者则合同不能成立。对于特定合同按照特定合同的特点和要求对其必备条款进行审查,查漏补缺。

    2、文字审查。合同是文字的游戏,使用规范的语言能够避免误会防止争议的发生。

    3、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的无效问题。

    4、涉他权利审查。合同标的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利益,应该进行审查,避免侵权。

    5、清洁条款审查。清洁条款的审查很重要。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仿制模仿的技术非常高了,清洁条款对于避免纠纷发生很重要。

  • 146人看过2024-01-09

    1、合同条款的审查。基本的步骤和方法就是合同条款的审查。全面细致地对合同条款逐一审查,这是审查合同的基本方法。但审查应该有重点。有三方面内容必须审查:一看合同的主体,二看合同的标的,三看合同的数量条款。此三者为合同的必备条款。无此三者则合同不能成立。对于特定合同按照特定合同的特点和要求对其必备条款进行审查,查漏补缺。

    2、文字审查,合同是文字的游戏,使用规范的语言能够避免误会防止争议的发生。

    3、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的无效问题。

    4、涉他权利审查。合同标的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利益,应该进行审查,避免侵权。

    5、清洁条款审查。清洁条款的审查很重要。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仿制模仿的技术非常高了,清洁条款对于避免纠纷发生很重要。

  • 139人看过2024-01-09

    合同审核的八个要点:

    (1)审主体,既看别人又看自己;

    (2)审内容,这主要包括权利、义务和责任;

    (3)审意思表示,主要是看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4)审查文字是否规范,需使用确切的词语;

    (5)审合同签订手续是否合法,授权人签名、授权书;

    (6)审合同条款是否完备;

    (7)审合同条款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8)审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关于仲裁的问题。

  • 127人看过2024-01-09

    合同不能履行的认定标准:出现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债务人因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原因失去履行能力。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上述情形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办案机构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的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 144人看过2024-01-09

    不可抗力,从法律上讲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第一,它必须独立存在于人的行为之外,是不能为人的意志所左右的客观情况;

    第二,它必须构成损害结果发生的事实原因;

    第三,当事人按其现有的能力和应有的谨慎与勤勉不能对这种客观情况及后果加以预见;

    第四,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

    在实践中,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况主要包括:

    一、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

    二、政府行为,主要指政府颁布的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三、社会异常行为。

  • 120人看过2024-01-09

    (一)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根据在于双务合同功能上的牵连性,因而它适用于双务合同,同时履行抗辩权而不适用于单务合同和不真正的双务合同。因此,成立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这一要件。

    (二)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旨在使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同时履行,所以,同时履行抗辩权只有双方的债务同时届期时,才能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如果一方当事人负有先履行的义务,就不由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管辖,而让位于不安抗辩权或先履行抗辩权。

    (三)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

    原告向被告请求履行债务时,须自己已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则,被告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不过,原告未履行的债务或未提出履行的债务,与被告所负的债务无对价关系时,被告仍不得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

    (四)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旨在促使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其债务。对方当事人的对待给付已不可能时,则同时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达到,不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问题,应由合同解除制度解决。

  • 134人看过2024-01-09
    合同付款条件变更通常是由于付款方式无效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合同付款条件就需要变更。或者另一种情况,双方大小一致协议也可以进行变更。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