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1人看过2024-01-09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约定生效日期晚于载明生效日期的,以合同载明的生效日期为准,或者双方可以协商变更合同的生效时间。

    2、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 143人看过2024-01-09
    1、以最后一方签字盖章的时间为合同的生效时间。
    2、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119人看过2024-01-09

    在对共有人擅自出卖共有物行为的定性上,应注意区分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在无权处分中,处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将处分权不属于自己的物进行处分;而在无权代理中无权代理人是以他人的名义为民事行为,这一根本区别决定了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适用不同的处理规则。因此,应以出卖人是否以共有人的名义出卖共有物为标准,分别予以定性。

    1、共有人擅自以自己的名义出卖共有物的,应当定性为无权处分。

    2、共有人擅自以其他共有人或全体共有人的名义出卖共有物的,则属于无权代理行为,并应根据买受人善意与否来判定是否适用表见代理。

  • 114人看过2024-01-09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

  • 145人看过2024-01-09
    虚假合同犯法,但是具体的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 117人看过2024-01-09
    当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直接向质押的合同债权之债务人主张权利。合同债权质押与动产质押的差异在于质押标的不同,前者是基于合同产生的请求权,而后者则为有体物动产。合同债权质押涉及到三方当事人和三个债权:

    三方当事人是指质权人(债权人)、出质人(主债务人或第三人)和第三债务人(出质债权之债务人)。

  • 156人看过2024-01-09
    (一)深入调查,防止“先租后抵”
    债权人办理房产抵押借款前,要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详细了解借款人用来抵押的房产是否已经租赁他人,防止出现“先租后抵”问题。
    (二)认真办理抵押登记
    抵押权人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前,要调查清楚抵押的房产是否属于“一物多押”如果属于“一物多押”,抵押权人要经常开展贷后检查,掌握借款人和抵押房产的情况,一旦出现影响借款归还的不利因素,及早采取有利措施,尽量减少借款损失。办理抵押借款时,抵押权人应要求借款人将房产和土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便于处置变现。房产抵押登记的期限比抵押借款的期限要长,抵押权人应有充足的时间处置抵押房产;
    (三)注意土地的性质和使用期限
    抵押权人办理抵押借款前,要调查清楚房产所占用土地的性质,对于出让土地要分清是属于住宅类还是属于工业类。根据土地的性质,查看土地使用期限是否到期,对即将到期或已经到期的土地,其地上附着物不得办理抵押借款。对于划拨用地性质的房屋土地,抵押权人应与借款人签订合同,要求借款人在处置房产时补交土地出让金;
    (四)加强贷后检查,防止土地用途变更
    抵押权人办理房产抵押借款前,应查看土地使用证上填写的土地用途与借款人实际使用用途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不予办理抵押借款。即使办理前一致,抵押权人也应在借款发放后进行贷后检查,查看借款人土地实际用途是否发生变更,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五)共有财产抵押要求所有财产共有人签字
    抵押权人在办理房产抵押借款时,应通过房产证和其他途径详细了解房产的实际所有权情况。对共有财产,要真正掌握究竟有多少个财产共有人,财产共有人是否同意用房产抵押办理借款只有经财产共有人全部同意,抵押权人才可以给予办理,同时还应要求所有财产共有人共同签字。
  • 168人看过2024-01-09

    不用。

    1、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3、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应该支付《劳动合同法》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十四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出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拒绝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 120人看过2024-01-09
    1、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孽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标的物提存后,合同虽然终止,但债务人还负有后合同义务。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2、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则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此处规定的"5年"时效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 177人看过2024-01-0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2、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