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14人看过2024-01-09

    约定解除权的行使:

    约定解除权是指合同一方根据合同中关于解除条件的约定,主张解除合同的权利。只有在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当事人才具有该项权利。拥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向对方送达解除合同通知书时,解除行为生效,合同解除。

  • 112人看过2024-01-09

    提存标的的给付条件: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应注意的是,债权人拒绝受领只有在债务人现实提出履行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可以是实际交付,也可以是言词提出,如果债务人未现实提出给付,则不构成债权人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这不仅包括不知何人为债权人、债权人去向不明,而且指债权人的代理人或财产管理人也无法联络。如果债权人下落不明,但其指定了代理人,或根据《民法典》已被宣告为失踪人并由法院指定了财产管理人,则不能构成提存原因。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这种情况是指债权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后,债务人不知道向谁履行债务,同样应准予提存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123人看过2024-01-09

    1、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117人看过2024-01-09

    条件: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185人看过2024-01-08
    保证担保方式如下:
    (1)、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者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
    (2)、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3)、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4)、留置,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民法典》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5)、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于合同履行前,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在应支付的规定数额内,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作为债权的担保。
  • 172人看过2024-01-08
    保证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形:
    1、超出保证责任期限不担责;
    2、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3、未经保证人同意,私自变更主合同的;
    4、未经保证人同意,私自转让债务的;
    5、主合同无效的。
  • 141人看过2024-01-08
    保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主债务的种类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订立的主合同是何种类型的债务,是给付金钱债务、交付货物债务还是付出劳务的债务。主合同的数额是指主合同的标的额。
    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和保证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债务人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就要开始承担保证责任。
    3、保证的方式。
    《民法典》规定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要比一般保证的责任大,因此,保证的方式是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的重要问题,在订立保证合同时,应当对保证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
    4、保证担保的范围。
    保证担保的范围是指保证人对哪些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的范围,明确是对主债务、主债务的利息、损害赔偿金、违约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内容的全部还是部分承担保证责任。
  • 167人看过2024-01-08
    保证担保的范围:
    1、主债权的全部。
    在保证合同中,如无具体的专门约定,应认为是担保主债权全部。
    2、利息。
    利息有法定和约定两种。
    3、违约金。
    必须是就主债权所应付的违约金,才能予以保证担保。违约金虽说具有从属性,但有一定的独立性,需在主债权之外另定违约金合同或者另立独立的条款。
    4、损害赔偿。
    由主债而生的损害赔偿之债,应当予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损害赔偿之债的发生是因为债务不履行还是迟延履行,只要归结到债务人头上的,保证人就有代为赔偿或连带赔偿责任的义务。
    5、实现债权的费用。
    如代理费用、公证费用、诉讼费用等原则上都是债权生出的负担,当列于保证范围之内。
  • 143人看过2024-01-08
    担保无效的情形有:
    1、担保的主体不合格;
    2、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内部机构或内部职能部门担保无效;
    3、公司董事、经理私自所为的担保无效;
    4、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等等。
    依据《民法典》,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134人看过2024-01-08
    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一)、法人的分支机构、内部职能部门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于债权人订立保的证合同。
    (二)、主债权人一方或者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恶意传统,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提供保证而订立的保证合同。
    (三)、国家机关作为保证人,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与债权人订立的保证合同合同无效。但是,国家机关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以及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定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四)、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与债权人订立的保证合同。
    (五)、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以公司财产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而订立的保证合同。
    (六)、主合同无效而导致保证合同无效。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