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36人看过2024-01-09

    合同履行在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可以提醒对方履行,期限届满时若未履行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在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的,叫做“预期违约”或“先期违约”。

  • 133人看过2024-01-09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139人看过2024-01-0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 130人看过2024-01-09

    一、无行为能力人所订立之合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可以订立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对其他的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一般来说,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除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以外的合同,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允许或事后承认才能生效。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也必须要求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从主体资格上讲,是有瑕疵的,因为当事人缺乏完全的缔约能力、代签合同的资格和处分能力。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合同受有关法律效果上的利益时,无论是丧失权利或负担义务,纵使其在经济上获得巨大利益,亦不属于能获得法律上的利益。德国、瑞士、奥地利民法采用此种标准。以前的司法实践在处理此类合同时,基本上是认定为无效合同。此类合同应当认定为效力待定合同

    三、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

    四、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

  • 118人看过2024-01-09

    合同终止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关系建立以后,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

    具体包括:

    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死亡。若是委托人死亡,委托事务的处理对其已无意义,同时委托人也无从对委托事务指示,加以关注;而若受托人死亡,则委托人对受托人的能力与经验的依赖落空,委托事务也无从继续进行。因此,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死亡的,委托关系应终止。

    这里的死亡包括自然人的死亡和法人的死亡。自然人的死亡有真实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法人的死亡即指法人的终止。

    2、一方或双方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指当事人原有行为能力而后来因某种原因而丧失行为能力。

    3、若当事人是企业的,则该当事人破产。已破产的企业因其信用丧失,无法保证合同的继续履行,因此委托关系应终止。

  • 120人看过2024-01-09

    附条件的合同中,所附条件的出现对该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决定性作用,附条件合同在所附条件出现时分为两种情况:

    1、生效条件的出现使该合同产生法律效力;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解除条件的出现使该合同失去效力。

    2、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附条件的合同虽然要在所附条件出现时生效或者失效,但是对于当事人仍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不能随意变更或者解除。一旦符合所附条件时,一方如果不履行,就要赔偿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所以,附条件的合同效力可分为条件成就前的效力和条件成就后的效力。条件未出现前的效力对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表现为当事人不得自行撤销、变更合同的拘束力和可基于条件出现时对该合同生效的期待权;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当事人可期待条件出现时合同效力归于消灭的期待权。条件出现后效力在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中表现为该合同生效,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条件出现后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

    3、由于附条件的合同的生效或者终止的效力取决于所附条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即出现或不出现),并且所附条件事先是不确定的。

  • 119人看过2024-01-09
    附条件生效合同未生效可以解除,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附条件生效的合同条件未达成的,是属于成立而未生效的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可以解除合同,但不能单方解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 137人看过2024-01-09
    1、单方解除合同,解除的通知在送达时就能生效。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并给予合理期限。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2、如果当事人以起诉或仲裁的方式解约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 156人看过2024-01-09
    未交履约保证金也可以解除合同,履约保证金是买卖双方确保履约的一种财力担保。按照合同的约定,需要缴纳保证金,为的就是保证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如果没有相应的保证金,就贸然履行合同,往往会造成资金不到位,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造成楼盘烂尾。(商业合同)合同履约金是指为合同的履行所提供的一种金钱保证。并在双方合同到期或者依法解除时才予以退还。
  • 126人看过2024-01-09

    1、运输合同主体的复杂性

    所谓运输合同的主体就是运输合同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运输合同的主体与一般合同主体不同,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这是由运输合同的特点所决定的。运输合同的主体包括承运人、旅客、托运人和收货人。

    旅客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旅行的自然人。旅客作为运输合同的主体,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未成年人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可以作为运输合同的主体,但必须与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一起旅行,或者按照规定委托承运人照顾。

    2、运输合同标的特殊性

    运输合同的客体是承运人运送旅客或者货物的劳务行为而不是旅客和货物。旅客或者托运人与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其目的是要利用承运人的运输工具完成旅客或者货物的位移,承运人的运输劳务行为是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目标。

    3、运输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定性

    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大多数是由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当事人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合同即告成立。但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也可以依法进行修改。

    4、运输合同格式的标准性

    运输合同一般采取标准合同形式订立。所谓标准合同,也称格式合同,是指合同一方提供的具有合同全部内容和条件的格式,另一方当事人予以确认后合同即告成立。

    5、运输合同为有偿、双务合同

    承运人履行将旅客或者货物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义务,从而给旅客或者托运人带来“位移”的利益,其本人也取得了要求旅客或者托运人(收货人)支付报酬,即运费的权利。承运人以运输为业,以收取运费为营利手段,旅客或者托运人须向承运人支付运费。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