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41人看过2024-01-11
    违约金调整的法律依据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高的,可以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降低;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低的,可以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 116人看过2024-01-11

    合同终止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要依据合同的类型而定,如果是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

  • 121人看过2024-01-11

    合同违约能不嫩追加利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判来判断。

    根据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依照《民法典》的规定,高额违约金调整的标准是守约方的损失。借款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其标的物是货币,对于贷款人来说,如果借款人不按期归还借款,其所遭受的损失只能是借款利息。因此,民间借贷合同中同时约定了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和高额的违约金时,对于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部分法律尚且不保护,举轻以明重,法律更不保护高额的违约金。此时法院不应支持所有的高额违约金的请求。

  • 126人看过2024-01-11

    对方签了合同违约了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要求违约方承当违约责任,以协商解决为主,无法协商的可以起诉解决。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形式。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 160人看过2024-01-11
    一般来说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也就是说违约金的上限是不超过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 127人看过2024-01-11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未构成根本违约的,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是可以解除合同的。

  • 140人看过2024-01-11

    免责事由可分为两大类,即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

    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即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1、不可抗力。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

    (1)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2)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客观情况,即外在于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 乱。

    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但有以下例外:

    (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2、免责条款,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其所规定的免责事由即约定免责事由。

    值得注意的是: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 121人看过2024-01-11

    当事人预期违约的,守约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因此,只要当事人双方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久可以依据合同条款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没有约定,则赔偿守约方相应的损失。

  • 130人看过2024-01-11

    合同预期违约责任是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等。以下是预期违约承担违约责任的几种方式;

    (一)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对于预期违约,合同履行期到后,除非出现以下三种情形,否则违约方就应当继续履行:A.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的;B.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过高的;C.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要求履行的。

    (二)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又称违约损害赔偿、赔偿损害金,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减少的财产或者所丧失的利益的责任形式。赔偿损失的数额有约定从约定,没有约定的,赔偿对方当事人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三)违约金

    如果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了违约金,就按约定的违约金赔偿。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者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

    (四)定金

    如果双方当事人一方交付了定金,则适用定金罚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的数额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但是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的任一项责任形式,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实际上,选择的责任形式和相关救济成本也是有所不同的。

  • 178人看过2024-01-11

    (一)甲方不支付合同违约赔偿时,可以协商解决

    解决合同纠纷,能够协商解决当然最好,我们建议都尽量和平解决,尽可能拿对方的利益来互相牵制,以达到和解的效果。

    (二)甲方不支付合同违约赔偿时,可以向法院起诉

    起诉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索偿方法,因为法院受理之后的审判决定,具有法律强制力。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