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人看过2024-01-09
挂靠和被挂靠企业连带承担合同债务有效。工程挂靠的法律责任有:
1、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挂靠人未能按约定,履行施工合同义务,发包方会起诉被挂靠人和挂靠人;
2、与下游第三方发生纠纷,主要涉及挂靠人在工程施工中未能按约定向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施工队支付货款、工资款,应当由挂靠人承担责任。
-
128人看过2024-01-09
1、分公司可以签订合同,但是一般需要总公司的签字,分公司对外不承担责任,由总公司来承担。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由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182人看过2024-01-09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故意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127人看过2024-01-09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137人看过2024-01-09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一般有以下的3种情况:
1、用人单位需要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擅自单方面强行解除的;
2、劳动者还没有达到过失性辞退的条件,用人单位擅自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3、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
222人看过2024-01-09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将企业的经营权采取适当方式承包给企业经营者自主经营,由承包方向发包方承包上交利润等任务,而明确相互权利的协议。按事实上情况,对于合同纷争,当事人能够商量解决,商量不能解决的,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纷争。一般而言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如果双方能私下就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中的纠纷和争议出进行协商达成和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常见方式。
-
158人看过2024-01-09
1、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65人看过2024-01-09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被公司裁员的,应当按其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并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64人看过2024-01-09
合同没到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员工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135人看过2024-01-09
劳动合同纠纷公司的处理办法:
1、公司可以自行与劳动者协商或请求第三方介入达成和解协议;
2、无法达成和解或达成和解后不履行的,公司可以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不愿意调解或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公司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4、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