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56人看过2024-01-11

    合同无效缔约过失责任指的是因为一方的过失而导致了合同无效,并且给一方带来了相关损失,损失方可以主张赔偿。通常缔约过失责任有以下几种,比如当事人故意进行隐瞒合同当中的重大事实等,或者谎报有关事实等。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 122人看过2024-01-11
    保管人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具体如下所述:
    1、保管人验收仓储物后,在仓储期间发生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规格、型号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承担赔偿责任。
    2、仓储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仓储物毁损、灭失,保管人承担赔偿责任。
    3、仓储期间,因约定的保管条件发生变化而未及时通知存货人,造成仓储物的毁损、灭失,由保管人承担违约责任。
  • 134人看过2024-01-11
    不一定。违约金一般是由合同双方为了保护未违约方,惩罚违约方而约定的。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121人看过2024-01-11
    在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情况下,应按各自的过错程度分别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一般不严格区分故意或过失,即过错程度在民事责任承担方面意义不大,但在双方违约的情况下,如要承担民事责任,就要考虑双方过错的大小。此时,过错的程度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合同的当事人行使法律赋予的抗辩权,属于适法的情形,不能被纳入双方违约的范畴。
  • 139人看过2024-01-11

    合同违约的类型如下:

    1.实际违约。实际违约制度作为允许和限定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解除合同的重要规则,是维护合同纪律、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其适用范围应具有普遍性。

    2.预期违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预期违约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不是实际违反合同义务。

  • 128人看过2024-01-11
    寄存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以及其他费用,应当向保管人支付逾期给付的违约金。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暇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未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致使保管物受损失的,由寄存人自己承担责任,因此给保管人或者第三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损害的,寄存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162人看过2024-01-1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 132人看过2024-01-11
    违约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当一方违约时,非违约方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根据目标的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受损方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维修、更换、降低价格等责任;一方不履行合同,依法赔偿非违约方的损失;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当事人约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
  • 124人看过2024-01-11

    合同到期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部分。在合同中可以同时约定违约金和定金,但只能选择一种。违约责任的几种承担方式

    1、实际履行

    大实际履行作为主要救济方法,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请求法院判决其履行合同规定的特定义务,而不允许其以金钱或其它方法代替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

    3、赔偿损失

    又称“损害赔偿”,是违约人补偿、赔偿受害人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它是-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违约补救方法。我国《民法典》上的赔偿损失是指金钱赔偿,即使包括实物赔偿,也限于以合同标的物以外的物品予以赔偿。损害赔偿具有典型的补偿性,它以违约行为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事实为基础。没有损害事实就谈不上损害赔偿。这是损害赔偿不同于违约金的根本所在。赔偿损失也有一定的限制,即损害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即合理预见规则。损害赔偿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物质利益分配,体现着违约责任的作用,是一种较普遍的责任方式,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责任构成如下:

    (一)违约行为;

    (二)损失;

    (三)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四)违约一方没有免责事由。

    4、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未约定则不产生违约金责任,且违约金的约定不应过高或者过低。违约金过高过低的参考标准,当事人有请求高速的权利。

  • 118人看过2024-01-11
    合同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按约定履行;或者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认定合同违约。一方违约合同后,需要对另一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如不履行合同义务,要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合同中可以同时约定违约金和定金,但只能选择一种。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