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487人看过2024-01-30
    有区别。含税、不含税的提法一般是对适用征增值税的业务而言.增值税是价外税,含税与不含税的换算公式为: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我国增值税税率有:
    1、基本税率17%
    2、低税率13%
    3、零税率还有6%征收率和4%征收率.
    含税价即全部价款=销售额+税款
  • 172人看过2024-01-30
    合同担保方式主要有:
    抵押、质押、留置、定金四种,这四种担保方式中,留置是法定担保方式,即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留置权,无需当事人之间约定。其他四种担保方式需由当事人之间约定,是协议的担保方式。抵押,是指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抵押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质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移转某项财产的占有权,并由后者掌握该项财产,以作为前者履行某种支付金钱或履约责任的担保。当这种责任履行完毕时,质押的财产必须予以归还。债务人不履行责任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将质物折价或者拍卖,并对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最常见的质押是当事人与当铺所进行的交易。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可作为质押的权利有: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 172人看过2024-01-30

    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根据《民法典》规定,要约原则上可以撤销,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不可撤销:

    (一)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或以其他形式表明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如要约人在要约中表示“本公司决不撤销”。

    (二)要约人确认了承诺期限的。

    (三)要约中虽然没有规定承诺期,但受要约人有理由相信要约不可撤销,并且为改造珍重了准备工作的。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实际中大部分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要约。

  • 129人看过2024-01-30

    (一)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合同风险就是订立合同的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根本没有履行能力,即通常所说的皮包公司利用出卖人的轻信,骗取出卖人的货物。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以法人及其他组织为一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二)超越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债务

    在合同债务的签订中,经常有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代理人所签订合同的权利义务应由被代理人承受。但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授权期限已届满后所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由行为人承担。


  • 135人看过2024-01-30

    质押构成要素:

    (1)债权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要有债的关系。

    (2)质物,可以是动产、权利,也可以是不动产。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质物是动产和权利。

    (3)物的所有权,可以是债务人所有财产,也可以是第三人的财产,如果是第三人财产,必须有第三人的同意。

    (4)财产占有,即将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

    (5)变卖权,即债权人可以在债务人不能按期履行债务时,变卖该财产,并优先受偿。

  • 153人看过2024-01-30

    一、装修工程预定合同签字也不一定有效,满足以下条件才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装修工程预定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127人看过2024-01-30

    当事人对合同可以约定附条件。但是,当事人不得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或者促成条件成就。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 148人看过2024-01-30

    合同违约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1、合同违约与合同诈骗在动机目的上有区别,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合同违约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合同违约与合同诈骗在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有区别,合同诈骗一般是没有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合同违约是有履约能力但是不愿意继续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


  • 152人看过2024-01-30
    债权转让的条件如下: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律制度。其中债权人是转让人,第三人是受让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无须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根据此条规定,债权转让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生效条件,但是要对债务人发生效力,则必须通知债务人。
    下列情形的债权不得转让: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主要指基于当事人特定身份而订立的合同,如出版合同、赠与合同、委托合同、雇用合同等;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 154人看过2024-01-30

    债权转让的前提条件如下:
    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且债权转让不改变债权的内容。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
    2、被让与的债权须具有可让与性。依据法律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如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所生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例如专向特定人讲授外语的合同债权;不作为债权。例如,竞业禁止约定;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例如保证债权不得单独让与。但从权利可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可以转让。例如已经产生的利息债权可以与本金债权相分离而单独让与。
    (2)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相对方转让债权的内容,该约定同其他条款一样,作为合同的内容,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因而此种债权不具有可让与性。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何种债权禁止让与,所以,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是指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中关于债权禁止让与的规定,最高额低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3、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4、债权的让与须通知债务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转让通知是债权转让的一个必备条件。因为没有通知,原合同对方当事人无法知道转让人对合同权利义务进行转让。转让通知应送达对方当事人。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