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30人看过2024-01-15

    一、单务合同违约并不需要像双务合同那样承担违约风险,不履行合同或者违反合同义务的结果也不同,履行义务的一方如果违反合同是不能要求对方返还财产的,也无权要求对方履行。

    二、在单务合同中,如果一方因不可抗力导致其不能履行义务,不会发生双务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由于双务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如果非因一方当事人(如不可抗力)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其合同债务应被免除,其享有的合同权利也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一方因不再有合同义务,因此也无权要求对方作出履行;如果对方已经履行的,则应将其所得返还给对方。

    三、在单务合同中,因主要由一方承担义务,如果他已履行了部分义务同时也违反了合同义务,则无权要求对方对待履行或返还财产。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因自己的过错不履行合同,可以要求违约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如非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则对于其以履行部分有权要求未履行给付义务的一方返还其已取得的财产。

  • 131人看过2024-01-15

    1.赠与合同

    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赠与的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均可作为赠与的标的。

    赠与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质:

    ①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②是吸收了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合理因素。诺成行为。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诺成行为。

    ③无偿行为。除合同中双方约定附条件的义务外,原则上受赠人并不因赠与合同而承担义务,故为单务合同。

    2.借用合同

    又称“使用借贷合同”,是出借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出借物无偿交给借用人使用,借用人在一定期限内或使用完毕后返还原物给出借人的合同。借用合同的显著特点是无偿性、互助性、返还性。借用关系主要发生在朋友及熟人之间。

    3.保管合同

    是保管人有偿地或无偿地为寄存人保管物品,并在约定期限内或应寄存人的请求,返还保管物品的合同。

  • 127人看过2024-01-14
    1、一般来讲,合同由谁起草,谁就掌握主动权。起草一方的主动性在于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的内容,认真考虑写入合同中的每一条款,斟酌选用对己方有利的措词,更好地考虑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2、当前,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防范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必须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信用情况等。首先要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了解其经营范围,以及对方的资金、信用,经营情况,其项目是否合法。如果他有担保人,也要调查担保人。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就相信对方,有的企业因没有参加年检而已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如果你稍一疏忽,就可能掉进一些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同时也要审查签约人的资格,查看对方提交的法人开具的正式书面授权证明,了解对方的合法身份和权限范围,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时效性。对于标的额大的交易,还应到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调查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能力。
  • 165人看过2024-01-14
    合同履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来规避风险:
    1、请求债务人遵循诚信原则,及时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2、请求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3、催促债务人及时在合理期限内履行等。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4、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169人看过2024-01-14
    保密协议分为单方保密协议和双方保密协议这两种方式。保密协议是指,按照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信息或口头信息,协议当事人之间制定了不能向第三方透露该信息的协议。单方保密协议是指,协议中规定,一方单方面地对另一方负有保密义务。双方保密协议是指,协议中约定了双方当事人都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保密协议一般都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 133人看过2024-01-14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一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 145人看过2024-01-14
    1、表现形态不同。企业法人注销是企业通过书面材料提交有关文件,证件自行向登计机主管机关申请终止市场经济活动和民事关系的登记行为,是企业登记管理中的专有名词。而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机关对企业违法行为依其行政职权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应视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2、执法程序不同。企业法人注销是企业通过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按照受理、审查、核准、向企业发注销登记核准函、归档等一套登记程序来实现终止。而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违法事实,通过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核、举行听证,送达外罚决定书,公告、归档等执法程序剥夺企业经营行为的能力。
    3、行为结果不同。企业法人注销标志着该企业完结债权、债务清理,或民事关系引起的民事诉讼已有了明确的了断,企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消亡。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标致着该企业由于违法而被强制剥夺经营资格,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登记。
  • 138人看过2024-01-14
    1、公司注销的材料
    (1) 公司清算组负责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清算组成员《备案确认通知书》。
    (4)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者决定,法院的裁定解散、破产的,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应当分别提交法院的裁定文件或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决定。
    2、公司注销注意事项
    (1)公司或企业因不可抗力想放弃公司经营时,一定要按法定程序及时申请注销。如果不注销,那么按照工商行政法规,到了一定时期,公司或企业就会被吊销。注销跟吊销一字之差,性质却如天壤,吊销是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处罚。
    (2)公司解散,依法应当清算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3)清算组在清算中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4)企业应当在申请注销登记前先行办理有关手续。
    (5)正在被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立案调查的企业,应当在案件调查处理终结后申请注销登记。
    (6)公司自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申请注销的公司需要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如果企业不正常注销的话,会产生股东、法人代表、监事等人会进入工商局黑名单,永远无法办理公司;法人代表不能领养老保险;法人代表不能贷款买房、移民等众多影响。
    (7)债权人通知及公告注意事项。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洋芋财税建议您保留送达回执及载明公告内容的报纸。
    (8)合法安置劳动者。注销公司不属于合同约定的或法律规定的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及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具体情况视合同内容及劳动者实际情况各有不同。
  • 180人看过2024-01-14
    公司存在下列几种情形时,可以办理注销登记:
    (1)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并经过清算后;
    (2)公司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股东不想继续经营,完成清算程序后;
    (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完成清算程序后;
    (4)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公司完成清算程序后,在公司无法继续经营,股东拟彻底结束公司时,在完成公司的清算程序后,即可办理公司的注销登记。
  • 128人看过2024-01-14

    一、注意抵押财产的合法性

    抵押财产应当可以进入民事流转程序而又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抵押物合法性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如抵押物是否为法律禁止流通物,是否为根本不能变现的物品,抵押人是否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同时应对担保人的身份进行考察,防止担保人不符合法律规定,致使担保合同无效。

    二、注意抵押财产的真实性

    抵押财产应是法律上没有缺陷,真正为抵押人所控制及占有的财产。抵押财产没有其它法律负担,在此之前没有设置过抵押,抵押的价值没有超过抵押财产自身的价值,抵押财产没有设置多重抵押。

    三、考虑抵押财产的变现能力

    对抵押财产要充分考虑其变现的能力,即使真实合法的财产其变现能力也会因各种原因降低,从而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另外应充分考虑到抵押财产不能变现的可能性,以免出现债权人无力接受该项财产又无法变现的情况。另外对一些价值虽然很高,但专业性很强的设备等财产应特别注意,由於专业性很强这类财产一般很难进行变现,一般不要接受这样的抵押。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