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对要约的内容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如果承诺对要约的改变是非实质性的,则一般可以认定是有效的,除非要约人及时反对或者要约已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作任何改变。
1、因为受要约人如果想与要约人签订合同,必须在内容上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否则要约人就可能拒绝要约人而使合同不能成立。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中对要约的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者变更,便不能构成承诺,而应当视为对要约的拒绝。但认为同时提出了一项新的要约,称为反要约。判断承诺的内容是否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并非易事,受要约人对要约简单地回答同意并不多见,因此,必须对受要约人的承诺进行分析。如果仅仅是表述的形式不同,而不是实质的不一致,则不应当否定承诺的效力。如果承诺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条件,就要分析这些新的条件是否从实质上改变了要约的内容,如果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要约则应当认为是对要约的承诺,如果从实质上改变了要约的内容,则不应认为是一项承诺,而应是对要约的拒绝并可能构成反要约。
2、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不得作任何更改,这是一项基本的原则。否则,视为新的要约。但在解释上,也并非铁板一块。因为现实中的承诺往往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者“同意”,承诺是否与要约完全一致,也是需要进行判断的。形式上虽然承诺对要约内容有变更,但实质上并没有变更的,仍然可以认为与要约一致,承诺仍为有效。比如就要约的主要内容意思一致,仅就要约的附随事项附以条件或者为其他变更,承诺仍为有效。或者形式上虽为一个要约,实质上有数个要约时,例如对于出卖数个独立或者一定数量的代替物的要约,可以对其中一部分承诺。要约实质上是否可分或者不可分,应依其情形,分别地具体地决定。或者虽然扩张要约的内容而为承诺,有时可以解释为与承诺同时就其超过部分而为新要约。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递交个人起诉书。法院认为应该受理的案件,应立案审理。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的公司发出收购的公告,待被收购上市公司确认后,方可实行收购行为。
它是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要约收购是一种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其标的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发行的股份。
1、劳动合同里面注明两年之内不能怀孕是不合法的,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约束力。但是处理无效劳动合同,要区分劳动合同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涉及合同基本关系和主体资质导致合同无效的,应属于合同的全部无效。
2、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职员在与单位签署的合同,若是存在约定女性职员在一定的年限之内,不能结婚,或者是不能生育的,那么该劳动合同就属于无效的合同。该无效合同的签订,无疑会使得职员的权益受到侵害,故而一旦发现了单位的此种行为,一定会受到处罚。
不管是协保人员的再就业,还是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不签劳动合同是不规范的,也是与劳动法相违背的。用人单位使用与原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下岗、协保人员时,应当与之订立劳动合同,依法规范用工行为。下岗、协保人员从事非全日制劳动,且期限在一个月以下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
合同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因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困难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
2、该合同条款本身约定违反法律规定而不能履行;
3、因另一方的违约导致该合同条款无法继续履行,这时只能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
4、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形,合同部分条款也自然无法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