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对已经履行的部分可以请求赔偿其损失,如果合同解除是由于违约行为导致的,违约方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有免责条款的,可以免除其责任承担。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骗取合同保证金也是构成合同诈骗的情形之一,自然也是属于诈骗。但是要注意,只有当其诈骗财物的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一般是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将通常采用的欺骗手段概括为以下几种: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来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来作担保;
(3)自身并没有履约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1、合同在执行期间,突然发生了一些双方都不能控制的因素,导致合同条款被迫停止,比如暴雨、火灾等;
2、对于约定好付款期限的合同,合同一方没有说清楚任何理由就故意拖欠债务,经过对方打电话通知之后,还是没有在约定的时间里完成支付;
3、如果合同的产品是一些具有季节性的食物、或者是有效期比较短的东西,应该要及时完成交货,并且快速付清货款。但合同执行后,合同一方一直迟迟没有按时支付费用,并且通知了还是没有按时支付的,另一方为了防止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可以不经过对方的同意就直接单方面终止合同;
4、合同履行期间,债务人由于经济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已经没有能力去支付合同费用;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一般不会因为已提存而解除。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债务人将标的物或者将标的物依法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时,提存成立。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
标的物提存后,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3、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合同忘记写日期的,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在补充协议是约定合同的期限或者签订的时间。
1、保管人须在仓单上签字或者盖章
保管人在仓单上签字或者盖章表明保管人对收到存货人交付仓储物的事实进行确认。保管人未签字或者盖章的仓单说明保管人还没有收到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故该仓单不发生法律效力。
2、仓单须包括一定的法定必要记载事项
依《民法典》第九百零九条的规定,仓单的法定必要记载事项共有八项:其中,存货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储存场所,填发人、填发地和填发日期四项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不记载则不发生相应的证券效力。其余四项属于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如当事人不记载则按法律的规定来处理。
1、债的履行:债务人已按照债所规定的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金、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全部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使债权人的权利得到了完全的实现。
2、债的抵销:凡同种类(特别是金钱)并已届履行期限的对待债务,均可因互相抵销而消灭。
3、双方协议:双方当事人的协议可以产生债的关系,也可以消灭债的关系,即双方达成协议,相互放弃权利而免除对方的义务。但这种消灭债的协议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和影响国家计划的执行;对涉及国家指令性计划产品或项目,应在事先报请下达该计划的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否则此种协议应属无效。
4、客观上已不可能履行:在初设定债时,其履行完全可能,但后来由于出现了债务人不应负责的情况变化,致使其履行在客观上成为不可能,此时原定的债即行消灭。
5、提存:在法律上视同已履行,自债务人将标的物或折价款交付“提存”之日起,债的关系即行消灭。
6、混同:指债权人与债务人成为同一人,例如两个企业的合并。如发生这种情况,债务的履行已无意义,债即自行消灭。
不非法即合法有效原则。无效合同作为典型的私法行为,合同必须在公权许可的限度内实施,无效合同就是国家公权干预的结果。所谓无效合同,是指已成立,因欠缺法定有效要件,在法律上确定地当然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这里的不发生法律效力,是指不发生该合同当事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
国家公权不应当过分干预私法下的行为,因此,认定合同无效应当完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且认定合同无效一般应以当事人请求为前提,法官不要轻易主动地去认定和宣告。在认定合同无效时法官要慎重行使民事行为效力的释明权,同时遵循不非法即合法有效原则,如不能认定不是无效,可以认定有效。
商标权转让合同的生效条件:注册商标转让合同生效是需要核准后才生效的合同。注册商标转让是指注册商标的所有人依法定程序,将其注册商标转移给他人,并由受让人享有该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转让合同是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的,只要双方约定的生效条件成立,这个合同就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