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229人看过2024-01-30

    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装修合同是无效的:

    1、合同的当事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的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合同内容是当事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4、相对人恶意串通,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 128人看过2024-01-30

    按照民法典有关规定进行协商,或者到人民法院起诉。解除合同的方式

    1、协议解除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单方解除

    单方解除,是指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的行为。它不必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或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向对方主张,即可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3、法定解除

    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的,可以解除合同。

    4、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

  • 129人看过2024-01-30

    民法典规定,抵押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抵押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 130人看过2024-01-30

    收集卖方违约的证据

    收集并固定卖方违约的证据是也是非常重要一环,如果你都没有证据证明卖方违约,甚至卖方都可以反咬买方一口,主张买方违约要求解除合同都有可能。为了让我们在法庭上取得更大的胜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哪怕卖方怠于履行合同义务,买方也要严格遵循合同履行相应的义务,不要给卖方留下买方违约的把柄。换言之,无论是因为基本的诚信还是为了使购房人更有理,如果您已经签了合同,千万要持续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喔!

    2、房屋买卖合同一般会约定具体期限要求双方办理相应的手续,比如约定具体日期进行审税及网签等,如果卖方反悔,怠于履行,买方一定要固定催告的证据:如发函催告卖方在一定期限履行合同义务,催告函最好以快递方式寄发,注意在快递单上写明快递品名,并保留快递底单以证明送达卖方。同时可以其他方式同时催告卖方,比如发送短信给或打电话录音等。也就是说,在购房过程中,购房人所做的努力,都尽可能地留下痕迹,如录音、短信、邮件等等,这对将来的诉讼都十分有益喔!

    3、如果卖方仍怠于履行或拒绝履行,则可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进行进一步的催告。经催告无效的,则可固定卖方违约的事实,就可以着手提起民事诉讼了。

    起诉,这时买方有两个选择,择一行使:1、要求继续履行;2、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 491人看过2024-01-30

    物业纠纷起诉费是50元至100元。涉及财产纠纷的,根据案件标的额收费。物业纠纷的起诉费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分析,另外,物业纠纷的起诉费是可以由败诉方承担的。不过,在人民法院立案后,原告需要先按照法院的通知及时交纳诉讼费。

  • 142人看过2024-01-30

    区别如下:

    1、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而约定解除是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一方的行为不能导致合同解除。

    2、法定解除的条件主要是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而约定解除不一定以违约为条件。其联系表现在:约定解除可以对法定解除作补充,比如约定违反合同中的任何一项规定,不论程度如何,均可解除合同。

    在司法实践中,要注意的是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以及约定解除权的合同解除都是不同的。首先,法定解除区别于协议解除。法定解除是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将合同解除,不必征得对方的同意。而协议解除则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并非一方行使解除权的结果。其次,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权的合同解除也不同。

  • 135人看过2024-01-30

    在宽限期内对方不支付房款可以解除合同。

    1、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3、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 199人看过2024-01-30
    当事人在合同中不能约定出现安全事故后免除一方责任的,如果约定免除一方责任,排除另一方利益的,该条款无效。
  • 125人看过2024-01-30

    合同履行中,当事人可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这些抗辩权利的设置,使当事人在法定情况下可以对抗对方的请求权,使当事人的拒绝履行不构成违约,可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①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②先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③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止履行。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部分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用;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阶段为解除合同。当事人依照上述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是,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是有一定条件和限制的。如无确切证扰证明对方零部件失履行能力而中止履行的,或者中止履行后,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而拒不恢复履行的,不安抗辩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 155人看过2024-01-30

    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是买卖双方在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有关内容的规定。各国法律都承认当事人规定不可抗力内容的有效性,并允许当事人规定与法律的规定不同的范围和内容。虽然每个合同规定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不可抗力事故的法律后果;出具事故证明的机构和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