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9人看过2024-01-01
    附期限合同所附期限必须是将来必然发生的期限,不能以不确定的期限作为生效期限。附期限合同的期限是法律对于该合同的效力保障,也是对该合同履行的法律保障。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所谓附期限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根据。
    合同中所附的期限与合同中所附的条件一样,都能够直接限制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失,但作为条件的事实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而期限的到来却具有必然性。期限是以一定时间或期间的到来对合同的效力起限制作用,因此只有尚未到来且必然到来的时间和期间才能作为附期限的合同中的期限。
  • 132人看过2024-01-01

    (一)二者的主观意图或目的不同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主要是欺骗他人为错误意思表示并与之订立合同,欺诈人再通过履行所签订的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的合同,实现其非法获取对方一定经济利益的目的。因此,欺诈人在为欺诈行为之时,其本身有履行所签虚假合同的意思,而合同刑事诈骗的行为人虽然也有采取欺诈手段与他人订立合同之目的,但这不是欺诈人真正目的,其真正目的是以所签“虚假合同”为掩护;或者以此合同的所谓合法形式骗取对方的信任,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因此可知,合同刑事诈骗人对其与他人签订的“虚假合同”毫无履行之意,而且也根本不准备履行,只是利用此合同实现诈骗他人财钱的目的。

    (二)二者欺诈的内容及手段不同

    合同民事欺诈的内容,一般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者对合同标的质量等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等,并且手段比较简单而且传统,多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而合同刑事诈骗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精心设计的前后矛盾条款,或者是不易识别的模糊条款,特别在合同条款的拟定上显得十分认真与仔细,以表现出自己履行合同的诚意,并以此诱人上钩。在手段方面,合同刑事诈骗的行为人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或多人的合伙欺诈,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比传统的欺诈手法更难识别。

    (三)二者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人所获得的不法利益,仅限于所履行的“已签合同”的范围,其数额也不过是以劣充优或有瑕疵标的物与正品标的物之间的价格差额,且数额一般较小,而合同刑事诈骗行为人以所订合同为掩护,所骗取的非法财物之数额(如预付款、定金、质保金等)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或上百万元,甚至还有上千万、上亿的。

    (四)二者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民事欺诈之法律后果,如当事人之间无争议,可以有效。如双方产生纠纷,可允许被欺诈人行使追认权使之有效或行使撤销权而使其无效。其后果只引起民事责任。而合同刑事诈骗的法律后果,因欺诈人的行为本身,既符合民事欺诈的特征及构成要件,同时又触犯了刑律,因此欺诈人要负双重法律责任,即刑事责任附带民事责任。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合同刑事诈骗有未遂的法律后果时,其行为人应负未遂的法律责任,而合同民事欺诈则不发生未遂的法律后果。

  • 366人看过2024-01-01

    欺诈具有以下构成要件;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并以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为目的。合同欺诈的主观故意同时包含了两层意思,即故意地为不真实之表示行为和故意地使相对人因此而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合同欺诈的成立,两层意思缺一不可。

    2、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行为人具有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客观表现。行为人既可表现为作为的方式,也可表现为本应作为而不作的方式。

    3、相对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对合同内容及其它重要情况产生认识缺陷。而这种错误认识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相对人的错误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4、相对人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与行为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错误的意思表示是以错误的认识为直接动因。


  • 127人看过2024-01-01
    1.合同性质不同。顾名思义,一个是有偿合同,一个是无偿合同。
    2.合同的生效时间点不同。有偿保管合同是诺成合同,即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合同成立并生效;而无偿保管合同是实践合同,双方的合意仅是合同成立的要件,而合同生效需要交付保管物才能实现。
    3.保管人须尽的注意义务不同。无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只有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保管标的毁损灭失时才负违约责任;而在有偿的保管合同中,保管人的一般过失导致标的物毁损灭失时,保管人就应负相应的违约责任。
  • 133人看过2024-01-01

    违反从合同义务不一定能解除合同。从合同是依附于主合同的,违反从合同一般不会影响主合同的履行义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2、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

    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达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122人看过2024-01-01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等等。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 131人看过2024-01-01
    根据2024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合同终止的条件如下:
    1、债务已经履行;
    2、债务相互抵销;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免除债务;
    5、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6、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条规定,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守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 139人看过2024-01-01

    调查店面的档案租店面之前,到该店面所在房地产交易中心查一查产权登记情况,要确认:

    1)房屋的类型为商业用房性质、土地用途是非住宅性质。这样你租的店面才可以作为商铺使用。否则,将面临无法办出营业执照以及非法使用房屋的风险。

    2)产权人是谁。这样可以确保你不是在租其他第三人的房屋。

    3)该房屋有没有租赁登记信息。若已有租赁登记信息的,导致新租赁合同无法办理登记手续,从而导致新承租人的租赁关系无法对抗第三人,也会影响新承租人顺利办出营业执照。

  • 119人看过2024-01-01

    可以。只要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合同约定解除】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五条【合同解除程序】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 133人看过2024-01-01

    可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疑似感染传染病毒而拒绝接受检疫的,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若员工未感染传染病毒,公司以此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将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赔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