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5

    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有:

    1、代持协议仅对代持双方生效,若双方产生纠纷的,被代持人不能直接享有股权;

    2、代持协议具有秘密性,若无书面协议的,其真实性、合法性难以确认;

    3、股权代持的其他法律风险。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关于实际投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合同效力目前存在争议,因此,即使私下签订了协议,也将面临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 100人看过2024-01-05

    可以的。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的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180人看过2024-01-05
    第一就是保证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公司法明确赋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查阅公司会计账薄的权利,如果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第二是股东可自由地转让股份权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规定期限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 100人看过2024-01-05

    能,但有条件。《公司法》规定: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司为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行为提供担保,该担保行为无效,理由如下:

    1、若李某不能按期支付股权转让款,则公司承担向王某支付股权转让款的义务,实际上意味着王某从公司抽回出资。

    2、公司资产系债权人对公司债务的一般担保,若公司允许股东抽回出资,将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司为此提供担保,属于负担行为,公司不可能取得对等利益,亦侵犯公司的合法权益。

    3、我国法律对公司注册资本金变动有明确规定,必须要经过法定程序,否则,股东不得以任何形式取回注册资本金。

    4、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有利害关系的股东不得参与表决。而本案中,李某和王某均是有利害关系的股东,不可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决议。

  • 140人看过2024-01-05
    对内部转让的实质要件的规定不很严格,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股权的全部或部分,无需经股东会的同意。二是原则上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股权的全部或部分,但公司章程可以对股东之间转让股权附加其他条件。三是规定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必须经股东会同意。
  • 100人看过2024-01-05
    可以去登记机关如实说明情况,申请变更登记。市场监督管理局可以告知公司登记股东作出变更公司登记决议并进行变更登记,否则对公司作出非业(停业营业)决定。如果市场管理机关不受理,你可以向人民法提前“登记异议”之诉,由人民法院判决。
  • 100人看过2024-01-05
    小股东可以请求法院确认该决议不成立或要求撤销。公司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而股东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增加企业股东是可以,根据公司法内容当中的规定,增加工资的股东是可以的,需要出资,这样才能够成为正式的股东。一个自然人或法人如果履行了对公司的出资义务,当然就是公司的股东。公司也有义务在相关资料(比如公司的股东名册)上显示该出资人的股东身份。若出资人的股东资格没有得到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登记机关的书面确认,该出资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股权确认诉讼。
  • 100人看过2024-01-05

    企业合伙人退伙不是退本金。

    一般情况合伙人退伙时全体合伙人应当对合伙企业财产进行结算,结算后按照合伙协议中的约定的比例向退伙合伙人退还财产份额。所以退伙时退伙人取得的财产很可能与入伙时投入的财产不一致。

    但是如果合伙协议约定了合伙期限部分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不结算,而按照原投入的财产即本金退还财产份额也是有效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