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214人看过2024-01-28

    是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规定了必须要有股东。根据最新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 132人看过2024-01-28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限制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可依法自由转让,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部分股东转让股权有限制。限制的情形主要有:

    (一)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离职后半年内也不得转让。

  • 115人看过2024-01-28

    有关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还需要验资吗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转让不需要进行验资。验资是指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 125人看过2024-01-28

    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是怎么规定的?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10人看过2024-01-28

    公司股东退股减资是不可以的,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股东是不可以退股减资的,但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退出。

    股权转让是最便捷的退出方式,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股东,那么可以直接转让。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则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还拥有优先购买权。通过公司减资来实现股东退出,其实质是公司回购了退出股东的出资。也就是说,公司以其减少的注册资本购买了股东的出资从而实现了股东的退出。

  • 120人看过2024-01-28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转让股权构成犯罪吗

    (一)转让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对于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直都有限制性规定。

    (二)转让股权行为就是发行股票。依据法律规定,股份公司的股权表现形式就是股票。

    (三)到股权托管中心托管不影响本案定性。刑法应当着重考察犯罪行为的本质内容。

    (四)转让股权行为依法构成擅自发行股票罪。公司、公司股东擅自向社会公众转让股票,应当追究擅自发行股票的责任。

  • 202人看过2024-01-28
    公司不可以成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 208人看过2024-01-28
    公司的股权质押意味着为了股东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将股权出质给债权人,发生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股权优先受偿。股权质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是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股权质押担保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债权的安全,与质权人的切身利益相关。所以股权质押在于能够更好地保障担保物权人的债权。
  • 113人看过2024-01-28

    股东们私下转让股权是否合法有效

    (一)股权转让和公司设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因此,股东按照民法典规定自愿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当认定是有效的。

    (二)其次,不能以公司设立的法定条件来否定股权转让的效力。虽然我国规定了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为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但公司法对两个股东之间转让股份并没有禁止性的规定。也就是说,两个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也是合法的。如果以公司设立的条件来否定股权转让的效力,那么就意味着两个股东设立的公司,无论是否自愿,一律不允许转让股份。即使双方不愿意继续合作,也不能转让其股份。这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和人合共存的性质相违背,也不符合客观实际。

  • 125人看过2024-01-28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限制条件有哪些

    (一)转让场所的限制。

    《公司法》第138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该条中的证券交易场所包括全国性的证券集中交易系统、地方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和从事证券柜台交易的机构等。

    (二)发起人所持有股份的转让限制。

    由于发起人对公司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护公司和其他股东、公众的利益,防止发起人利用设立公司进行投机活动,保证公司成立后一段时间内的稳定经营,各国公司法规定发起人的股份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转让。

    《公司法》第141条第1款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三)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转让的限制。

    《公司法》第141条第2款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这一限制,一方面为了防止该类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股票交易非法牟利;另一方面可以将其利益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联系,促使其尽力经营公司事业。

    (四)对公司收购自身股份的限制和接受本公司股票为质押标的的限制。

    《公司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2.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3.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4.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公司因前款第1项至第3项的原因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依照前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属于第1项情形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第2项、第4项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

    公司依照第一款第3项规定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一年内转让给职工。

    第4款规定,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