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可分为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如果是无偿转让的,受让股东是不需要支付转让价款的,但需要符合税法的规定。
1、出让方是个人的,汇入个人账户。2、出让方是公司的,汇入公司账户。3、出让方会承担相应的税费。理论上,转让款应该付至股东(股权出让方)的账户。
(一)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能否转让股权
现行《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无对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进行限制性规定。因此,公司章程的规定以及股东之间的协议中的约定就很重要了。如公司章程和股东之间的协议中没有限制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则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可以依法转让股权;如公司章程或股东之间的协议中对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或约定,则需看公司章程的具体规定和或股东之间协议中的具体约定,满足相关条件后方可转让股权。
(二)股权转让时是否需要向受让方披露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
股权转让时应向受让方披露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事实状态,且建议在股权转让协议中对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事实状态进行描述,明确受让方已知晓并同意受让,以免出现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风险。
(三)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后对公司债务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很多人认为股转完成后,原股东无须再对公司债务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并且相信只要在股权转让协议中对此与受让方进行了明确约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但事实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原股东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后对公司债务仍要在其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法律责任,即便在股权转让协议中有相关约定也无法对抗公司的债权人。原股东向公司债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后可依法向受让方追偿。
认缴股权转让
二、认缴的股权转让税费需要缴纳吗
(一)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虽然股权有瑕疵,但是该股东仍拥有股权,也就可以对股权进行转让。但是转让瑕疵股权的股东所负的出资义务并不随股权转让而消失,除非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有约定,否则出让人仍有补足出资的义务。
(三)对股权转让收入的规定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股权转让收入是指转让方因股权转让而获得的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2、转让方取得与股权转让相关的各种款项,包括违约金、补偿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款项、资产、权益等,均应当并入股权转让收入。
3、纳税人按照合同约定,在满足约定条件后取得的后续收入,应当作为股权转让收入。
股权是股东完成出资的责任后,由股东取得的,对公司享有的一种权利。而股东是可以转让股权的,转让股权要办理股东变更登记,这样股权转让才完成,股权转让要签订转让协议的,如果股权转让协议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需要。
股权转让主要涉及4种税,分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
1、增值税
股权转让增值税的纳税主体是股权转让方。不过并不是所有股权转让行为都要缴纳增值税,个人和个体户转让上市公司股权免征增值税。任何持股主体,转让未上市公司的股权都不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只有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作为持股主体转让上市公司股权时,才需要按转让金融商品缴纳增值税。
金融商品转让的增值税税率:一般纳税人为6%,小规模纳税人为3%。
股权转让的增值税公式为:应纳税额=(股权转让收入-股权购买成本-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合理费用)/(1.6%)乘6%
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还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或者个人所得税,至于到底是哪一种税,就要看持股主体是企业还是个人了。企业作为持股主体转让股权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个人作为持股主体转让股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公式为:应纳税额=(转让股权收入-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合理费用)乘税率20%
股权转让的企业所得税公式为:应纳税额=(转让股权收入-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合理费用)乘税率25%
3、印花税
股权转让肯定要签股权转让合同或者协议,而法规规定交易合同必须要贴花缴纳印花税。与其他税种不同,股权转让时印花税的纳税主体是转让方和受让方双方。股权转让的印花税公式为:应纳税额=股权转让合同所载金额乘税率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