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解散后,在清算期间公司存续,而赔偿是属于债权,债权人要及时申报债权,主张赔偿。
2、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
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3、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依照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影响。
1、一般来讲,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大量减持以及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大量、集中抛售公司股票的行为,可以反映出其对公司当前估值的看法和态度,一是认为市场估值过高;二是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不看好,信心不足。
2.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管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大股东不断向公司注入资产或认购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份,增持公司股份。同时,随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一些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也不断增持公司股份。投资者往往十分追捧,此类股票的股价受此影响也不断走高。
1、股权转让
最便捷的退出方式,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股东,那么可以直接转让。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则需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还拥有优先购买权。
2、公司减资
通过公司减资来实现股东退出,其实质是公司回购了退出股东的出资。
3、要求公司回购
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需要满足公司法所规定的条件。
4、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的情形分几种,依据公司法,有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被责令关闭而解散。
5、破产清算退出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6、股东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7、利用撤资(减少注册资本)退出
8、利用公司被吸收合并注销退出。
2.工商局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并出具《登记决定通知书》;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出具《企业登记材料需要核实事项告知书》,工商管理局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3.工商行政管理局在5个工作日后(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需核实的除外),申请人可以凭《登记决定通知书》到发照窗口换发《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
有效
1.股权质押后股东决议不受限。股权质押只是限制出质人对股权的处置,并没有限制出质人享有股权相应的权利,所以股权出质并不影响股东行使表决权。
2.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3.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