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09人看过2024-01-22

    隐名股东能不能直接起诉公司。隐名股东既非登记股东,又缺乏直接证据证明其已依照法定程序取得了股东身份,直接起诉公司的,法院不支持。隐名股东需要先通过诉讼确认其股东身份,再提起损害股东利益责任诉讼。即隐名股东在显名化后才有资格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104人看过2024-01-22
    隐名股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与显名股东订立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与其他股东以及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对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
    3、参与公司管理,充分行使股东权利。
  • 111人看过2024-01-22

    公司清算期间能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在公司清算期间如果股东需要提起代表诉讼的,可首先向清算组提起书面请求要求他们提起诉讼。因为在清算期间清算组的职能类似于公司董事会。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03人看过2024-01-22
    隐名股东的权益保护方法如下:
    第一,采用书面协议明确显明股东和隐名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二,争取与其他股东以及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对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
    第三,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充分行使股东权利。
    第四,关注显名股东持股情况,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 107人看过2024-01-22

    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立的条件如下:

    《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 107人看过2024-01-22
    怎样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权
    1、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当事人的认可。
    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双方在遵循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基于真实意思表示自愿订立协议(包括口头协议)约定由隐名股东实际出资,实际享有公司的投资权益,以名义股东的名义代为持股。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实际是一种合同关系,只要在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前提下,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就是有效的。
    虽然这个协议对于公司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是有效的。它不仅可以约束名义股东的行为,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对于公司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
    2、隐名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且得到公司其他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及认可。
    在实践中,有的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完全由名义股东负责,有的则以自己名义行使股东权利。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实际行使股东权利,如参加股东会议,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的重大决策等,并且这种行使股东权利的行为已经得到公司其他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及认可。
  • 108人看过2024-01-22
    隐名股东的权利包括分红权;授权名义股东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知情权;请求救济被损害的股东权利的权利。隐名股东的义务包括足额缴纳出资的义务,以及全面履行与名义股东订立的合同的义务。
    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 107人看过2024-01-22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可以通过实际出资确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隐名股东显名需要经过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并进行变更登记。法律保护隐名股东的投资收益权。
    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112人看过2024-01-22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可以通过实际出资确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隐名股东显名需要经过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并进行变更登记。法律保护隐名股东的投资收益权。
    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105人看过2024-01-22
    隐名股东的出资瑕疵有以下情形:
    1、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以货币之外的实物出资,股东没办理过户手续或者没有交付实物。
    2、约定是以货币出资,但股东要求以实物出资。
    3、约定是以特定物出资如土地使用权、房产等,但股东要求替代出资。
    4、作为出资的实物或者其他非货币财产的价格明显不足。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