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08人看过2024-01-23

    1、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07人看过2024-01-23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公司盖章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3、原股东会决议。(全体老股东盖章或签字,自然人股东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盖章)主要内容:

    (1)转让双方当事人、转让的股权份额及股权转让价格、受让者,其他股东优先受让权利的行使情况等;

    (2)股权转让后公司的股本结构;

    4、股权转让协议书。(转让双方签署,自然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盖章)主要内容:

    (1)协议双方的名称(姓名);

    (2)转让股权的份额及其价格;

    (3)转让的股权的交割日期;

    (4)股权转让款的交付日期和交付方式;

    (5)订立协议的时间、地点、生效方式;

    (6)协议双方认为需要明确的其他内容(包括违约责任、争议解决途径等)。

    5、股权向公司股东以外转让的,还应提交新股东会(股权转让后的股东)决议。

    6、章程修正案或修改后的章程。修正案须写明修改后完整内容;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

    7、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证明

    8、《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公司盖章)。

    9、如组织机构有变动,视情况提交《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情况表》、《公司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10、视受让方资格的不同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11、视出让方资格的不同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12、原营业执照正副本。

  • 110人看过2024-01-23

    1.同一集团下股权转让不是必须进行评估。

    2.但是如果集团下各分子公司在业绩上存在较大差异的话,彼此间股权转让一定要进行评估。

    3.如果股权转让是低于市价转让,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市价进行征税。

    4.我国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转让部分或全部股权,向外转让股权的必须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 114人看过2024-01-23

    股权质押登记办理的方法如下:

    1、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股权质押登记;

    2、咨询后领取并填写《股权出质设立登记申请书》等登记表格,同时准备相关材料;

    3、提交股权出质设立登记申请书、质押合同等相关材料;

    4、符合法定形式的,等候领取《股权出质设立登记通知书》;

    5、符合登记条件的,当场办理登记手续并发给登记通知书。

  • 107人看过2024-01-23

    股权变更需要哪些资料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企业变更(备案)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

    3、公司关于变更事项的决议或决定(公司决定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盖公章)(原件1份));

    4、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由股东签署,加盖公章)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加盖公章)(原件1份);

    5、经公证、见证机构公证或见证的股权转让协议,划转股权的提交有权审批部门的划转文件(原件1份);

    6、向原股东以外的人转让的,提交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1份,自然人身份证明验原件,单位资格证明加盖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7、因股权转让而变更为一人(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的,应提交一人有限公司承诺书。

  • 120人看过2024-01-23
    股权转让协议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经过的,义务人获得时效经过的抗辩权。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133人看过2024-01-23

      股权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股权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指股权质权人在其债权清偿期届满没有受偿时,有权转让其所占有的股票、股份,并从其价款中优先受偿,这种优先受偿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权人就出质股权的价值优先于出质人的其他债权人受清偿。

      2、质权人就出质股权优先于后位的质权人优先受偿。我国民法典对能否在同一质物上设定两个或两个以上质权未做明确规定,但就股权质押而言,我国民法典并未要求必须转移占有,而是要求以进行登记为生效要件。所以,只要后顺序质权人同意,在股权上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质权是允许的,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充分发挥股权的担保功能,但在实现质权时,前位的质权人有优先于后位的质权人受偿的权利。

      3、质权人就出质股权所生孳息,有优先受偿权。

      股权变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折价、拍卖和变卖。值得注意的是,因质权人于质权实现时得将股票、股份折价是质权人的权利而非义务,因此出质人不能强求质权人折价。然而因股票的跌价,不仅危害质权人的权利,同时也害及出质人的利益,因此于股票跌价时,若质权人不将股票变价,出质人以另行提供担保而要求取回股票以将其变价时,质权人应当同意。否则,质权人若拒绝返还股票,则构成权利滥用,应赔偿出质人因此而受的损失。

  • 112人看过2024-01-23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只要具备法定生效要件即有效。出质人与质权人依法订立出质协议,办理质押登记后,质权设立、股权质押有效。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股权优先受偿。

      从融资主体看,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及资产管理计划均可成为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的资金来源。

      但是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存在较大的风险问题,银行对非上市公司开展的股权质押业务成交量少,证券公司亦是如此。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质押,通常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需要质押合同、双方身份证明等材料,多数地方会要求对质押合同进行公证。

      实际上现实生活当中因为非上市公司其担保比较少而风险性却较高,所以不论是银行还是证券公司都不大愿意进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是有效的。

  • 110人看过2024-01-23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即股东之间可以自由地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资,也不需要股东会表决通过。但是,国家有关政策从其它方面又对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作出限制:像国有股必须控股或相关控股的交通、通信、大中型航运、能源工业、重要原材料、城市公用事业、外经贸等有限责任公司,其股东之间转让出资不能使国有股丧失必须控股或相关控股地位,如果根据公司的情形确需非国有股控股,必须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方可。
  • 105人看过2024-01-23

    可以个别股东减资。减资是指公司的注册资金减少,形式很多,可以是按股东比例减资,也可以是其中的股东退资。如果其中一人退资,那当前的注册资金应当是剩下两个股东的注资总和。但是要注意,减资时要满足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两个人3万,一个人10万。公司减资的流程是比较麻烦的。如果一个股东想退出。可以将其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只需在工商局做备案即可。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