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权转让是原股东将其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权益份额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因此取得股东身份及相应权益份额,原股东退出被投资企业或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减少。
2、增资扩股是公司增发新的股权,由现有股东或外部人员出资认购。认购增资的新股东出资后,原股东的股权比例相应降低,又称“被稀释”。
3、行为主体不同:股权转让是由原股东发起,系基于原股东与受让股东之间的合同关系。而增资扩股系由公司发起的引入新的资本行为。
4、资金流向不同:股权转让情况下,新股东交付的是股权转让对价,资金流向至转让股权的股东;而增资扩股时,新股东的资金是直接交付至被投资企业的,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资本金,原股东不能受领相应款项。
5、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变化不同:股权转让时,被投资企业未收到股权转让对价,因此企业的资本不会发生变化;而增资扩股时,被投资企业的资本会因新股东的出资而增加,可以是全部增加实收资本,也可以部分增加实收资本、部分增加资本公积。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股票溢价发行的,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抵扣;股票股票发行没有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支付发行费用的部分,应将不足支付的发行费用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一)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度不够现如今,在企业并购时大部分都应用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和股权与非股权结合的方式进行支付。对于企业并购来讲,对于现金流量、资金筹备能力以及被并购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能力等多方面均有着极高要求。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并购企业对于并购活动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工作没能真正重视起来。
(二)税收筹划方案的可行性较为欠缺对于并购企业来讲,其可以借助自身税前利润,有效地弥补被并购企业所出现的亏损问题。所以许多并购企业会选择具有亏损现象的企业来实现并购活动。倘若在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信息不能统一,那么被并购企业往往在信息方面有着较大优势,这样一来,并购企业就难以实现对被并购企业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进而致使在成本预测方面缺乏准确性,并最终致使税收筹划方案的可行性较低,导致并购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三)税收制度缺乏完善性就目前来看,国内各项税制对于增值税等流转税、所得税以及财产税等都比较重视,但税制体系还缺乏完善性,在内容方面较为单一。国内所得税内容占总体税收比例的极少,个人纳税义务也不多,这对于税收筹划的发展来讲有着一定程度地影响。
(四)缺乏足够的税务筹划风险意识企业并购中的税务筹划工程常常会因为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产生税务筹划风险。与其他财务决策与会计业务相同,只要筹划结果和预期存在过大差距就可能会致使税务筹划的失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破产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医疗机构可作为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接受社会捐赠,需要注意的是:
1.接受捐赠的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本身,而不能是医疗机构内的某个科室、某个职能部门或分支机构,也不能是某个医生团队或医生个人,但受赠医疗机构可以委托或指定某一部门或个人代表该医疗机构接受捐赠物资;
2.接受捐赠的医疗机构应当注意捐赠方与受赠方是否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如是否是潜在客户或正在洽谈商业合作,防止出现以公益性的捐赠受赠行为谋取不正当的商业利益或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一步:注销公司需要准备的材料,执照正副本原件,公章,财务章,人名章,税控盘,剩余发票,近三年的账本报表,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开户许可证原件,结算卡
第二步:先在网厅做注销预检,看下公司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及时处理
第三步:到管辖税务局清税注销窗口,办理税务清算,这是最麻烦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第四步:在本地报刊上刊登注销公告,登报45天后才可以办理工商注销
第五步:拿到税务局开具的清水证明和登报报纸到管辖工商局办理工商注销
第六步:拿到工商注销证明后,到开户行办理公司基本户注销就可以了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五)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一)通过减税、免税、缓税、退税等政策叠加发力,为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提供政策托举,缓解市场主体的现金流压力。
(二)加大力度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的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盘活资产,同时在再贷款再贴现、贷款贴息、政府担保、财政补贴等方面持续作为,给市场主体自身经营以及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形成稳定预期。
(三)市场主体需要明晰自身困难,主动找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寻求帮助,以政府的力量解决自身困境,特别是在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削减利息费用、降低担保要求、盘活担保物等方面解决存量债务压力,盘活存量资产。同时,通过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持续为自身日常运营、固定资产采购、生产运营与投资支出提供资金支出,构筑与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
01航空业
根据钛媒体App的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已有5家商业航天公司寻求破产重组或公司停摆,多家商业航天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行动。
拉美百年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哥伦比亚航空公司阿维安卡航空5月10日在美国纽约南区申请破产保护。阿维安卡航空公司成立于1919年,号称是世界上第二大持续运营的航空公司。
上个月,维珍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因未能获得政府救助而倒闭。今年3月,英国廉价航空公司Flybe进入破产管理程序,称其面临的财务挑战太大,在疫情的背景下难以承受。
02金融与科技业
有媒体5月8日消息,日前,中国银保监系统一连批复了5家支行和分理处的终止营业申请,且今年以来已有超过800家银行网点关门谢客。
美国百年银行破产
4月3日,位于西弗吉尼亚州巴伯斯维尔的小型银行第一州银行宣布破产。该银行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截至2024年底,其总资产规模约为1.524亿美元,总存款规模约1.395亿美元。
美利车金融破产
而众多倒闭公司中,最让人唏嘘的当属美利车金融,其命运犹如坐过山车。已递交招股书计划于11月上市的美利车金融,在3月17日不得不发布内部信宣布遣散全体员工。
估值80亿美元的美国卫星公司破产
美国卫星电信网络公司OneWeb已经申请破产,而这家公司在破产前一周才刚刚发射了34颗卫星。一家估值达80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在一夜间轰然倒下。
03酒店与旅游业
4月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4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清明假日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同比减少61.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同比减少80.7%。
北京中旅宣布停工、停产、降薪:已无力运营
4月26日,北京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中旅)向全体员工发发布停工、停产降薪通知。作为中国历史最长、资格最老、业务范围最广的老牌旅行社,北京中旅没有被2003年的非典难倒,却被2024年的疫情给难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