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1

    1、整理需要变更的信息,并在工商局网上登记界面记性初审提交,3-5个工作日审核通过;

    2、下载并打印审核通过的材料,进行相关的填写;

    3、打电话到工商局预约递交材料的时间;

    4、按照预约的时间到工商局递交企业法人变更的材料;

    5、等待5个工作日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6、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企业法人变更;

    7、办理税务登记证的企业法人变更;

    8、办理银行开户许可证企业法人变更。

  • 100人看过2024-01-01
    纳税年度是指对纳税人满12个月的生产经营所得计征所得税所确定使用的一种年度。确定使用纳税年度是为了明确划分纳税人生产经营所得的所属时期,合理正确地计算征收所得税。纳税年度可以与日历年度、会计年度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我国税法规定,纳税年度与日历年度(即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会计年度相同。现行涉外税收法规也规定,按日历年度作为纳税年度。某些外国企业由于会计年度与日历年度不一致,采用日历年度为纳税年度有困难的,由外国企业提出申请,报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可采用本企业满12个月的会计年度为纳税年度,如公历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为纳税年度等。
  • 100人看过2024-01-01

    不行的。这个过程是单向可行,就是说未分配利润转盈余公积可以,但是不可逆的。首先明确盈余公积主要用途:

    法定盈余公积的用途:

    一、弥补公司亏损;

    二、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三、转增公司资本(转增时所留存的该科目余额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所以法定盈余公积不可以转未分配利润。

    一般情况下盈余公积不能转入未分配利润,只有在股东会作出决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才可以。根据股东会决议决定弥补亏损的金额,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100人看过2024-01-01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从两者定义中可以清晰分辨出盈余公积是净利润按比例分配的结果。未分配利润是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之后有结余的结果。两者都是在净利润基础上换算出来的。
  • 100人看过2024-01-01

    1.本施行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十五条的规定制定。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受中国法律保护的凭证。

    上述凭证无论在中国境内或者境外书立,均应依照条例规定贴花。

    印花税应纳税凭证包括:

    1、购销、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按3/万的税率贴花);

    2、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探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按5/万的税率贴花);

    3、营业帐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5/万贴花,其他账薄按件贴花5元);

    4、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按1‰的税率贴花,税额不足1元的,按1元贴花);

    5、借款合同(按0.5/万的税率贴花);

    6、权利、许可证照(按件贴花5元);

  • 100人看过2024-01-01
      根据纳税对象的不同,印花税的纳税人可以分为立合同人,立帐簿人,立据人,领受人。

      (一)立合同人是各类合同的纳税义务人。

      立合同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是在合同条件下履行约定的义务和行使约定的权利的单位和个人。比如签订购销合同的当事人就是购销双方的当事人,如果不止一个当事人,那签订合同的各方都是纳税义务人。

      (二)营业帐簿的纳税义务人是书立并使用营业帐簿的单位和个人。

      (三)产权转移书据的纳税义务人是立据人。立据人是指书立产权转移书据的单位和个人。比如我们将自己的一个固定的厂房出售给其他单位,转移产权的相关凭证单据就要缴纳印花税,纳税义务人是立据人。如果不止一个人书立合同,那签订合同的各方都是纳税义务人。

      (四)权利许可证照的纳税义务人是指领取并持有该项凭证的单位和个人。比如成立公司,领取营业执照时,就需要缴纳印花税。
  • 100人看过2024-01-01
    检举人应当至少提供被检举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税收违法行为线索等资料。
    检举人检举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实事求是,对提供检举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诬陷、捏造事实。
    只要提供以上信息,税务机关就会受理。
  • 100人看过2024-01-01

    印花税等于应纳税额乘以印花税率。

    印花税的税目、税率,依照本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下:

    (一)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二)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三)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

    (四)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

  • 100人看过2024-01-01

    一、合同(指书面合同)。

    1、借款合同;

    2、融资租赁合;

    3、动产买卖合同;

    4、承揽合同;

    5、建设工程合同;

    6、运输合同(货运合同和多式联运合同,不包括管道运输合同);

    7、技术合同;

    8、租赁合同;

    9、保管合同

    10、仓储合同;

    11、财产保险合同(不包括再保险合同)。

    二、产权转移书据

    1、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据(转让包括买卖(出售)、继承、赠与、互换、分割)

    2、土地使用权、房屋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所有权转让书据(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转移);

    3、股权转让书据(不包括应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的)

    4、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书据

    5、营业账簿。

    三、证券交易

  • 100人看过2024-01-01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购销合同印花税应于合同书立当日,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缴纳。

    为简化贴花手续,同一种类应纳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方式。汇总缴纳的限期为1个月,采用按期汇总缴纳方式的纳税人应事先告知主管税务机关,缴纳方式一经选定,一年内不得改变。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