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61人看过2024-01-06
    法人对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是合法的,但是需要通过书面或者是口头的方式向行政可以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不可以再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只可行政诉讼。
    一级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得再向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即不服从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法定的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是行政终级决定,行政相对人不服不能再向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
    一级复议制度是中国《行政复议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主要是考虑到中国行政复议决定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最后救济手段,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仍可以得到人民法院两级审判的救济,这样就没有必要在行政系统内实行两极或多级复议制度,以免行政争议在行政系统内迟迟不能解决,对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 238人看过2024-01-06

    超经营范围行政处罚必须要执行的。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行政主体。应,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种制裁性体现在:对违法相对方权益的限制、剥夺,或对其科以新的义务。这点使之既区别于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又区别于授益性的行政奖励行为或赋权性的行政许可行为。因此是要执行的。

  • 140人看过2024-01-06

    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与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这里的“利害关系”是指独立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说,第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既不依附于申请人,也不依附于被申请人,而是独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直接的利害关系和间接利害关系(即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

    2.必须在行政复议过程中申请参加复议

    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时,必须在复议已经开始而尚未结束的过程中。复议尚未开始或结束后,都不存在第三人参加复议的问题。

    3.必须经复议机关批准参加复议,或者由复议机关通知其参加复议。


  • 147人看过2024-01-06
    可以,行政复议的主体是提出行政复议的当事人及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行政复议的主体是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行政复议机关。被申请人主要是指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 133人看过2024-01-06

    一、复议申请

    1、确认执法机关已对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通俗说,就是执法机关已经向你送达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文书,如:处罚决定书、强制措施通知书等。如果遇到不依法执法的机关,切记留存执法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录像、照片均可);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60日内,在提出复议前应确认在合法期限内。如果超过60日,应说明为何超期,是否仍在合理期限内。在行政复议期限内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

    3、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4、搜集复议所需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均需复印)、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材料。部分人认为行政复议、诉讼举证责任应该倒置,企业无需提供证据,这是错误观念。有力的证据可以帮你更快更好的解决行政纠纷。

    二、复议受理

    1、到法定复议机关(一般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提交复议申请和相关材料,当面提交或邮寄均可;

    2、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并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2、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告知申请人向有关复议机关提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即为受理。

  • 185人看过2024-01-06

    一般来说,如果公司企业有超越经营范围的话是会有一定的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就是会被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且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期限内登记,如果情节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被吊销经营执照的。

    对超越经营范围的行政处罚根据不同的经营额处以不同的罚款,如果有情节严重的情况,在罚款的基本标准上增加罚款比例,从重处罚,包括隐瞒有关事实,提供虚假材料的,拒绝监督检查,阻碍执法人员进入等。

  • 216人看过2024-01-06

    不在经营范围内行政处罚是行政罚款,行政拘留以及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被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为有行政罚款,行政拘留等相关的决定。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有以下几种: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复议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2、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共同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共同被申请人;

    3、行政机关与其他组织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4、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

    5、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 151人看过2024-01-06

    担保是行政许可经营范围,如果要想从事这样的一种担保的行业的情况之下,咱们是需要经过行政许可的。担保公司的条件是:

    1、设立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5000万元,其中实物不超过20%;

    2、从事担保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国家发改委认可的从业资质,或具有2年以上从事金融业务的工作经历。主要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5年内无经济犯罪记录;

    3、有科学、规范的风险控制制度和相应的内部风险控制机构;

    4、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5、经营范围不得涉及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业务;

    6、不得以会员制募集担保资金;

    7、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 432人看过2024-01-06

    2024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废除了超出经营范围的处罚条款。也就是说,超出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一般不属于违法行为,不会受到处罚。但如果企业超出经营范围所从事的是法律法规禁止或需核准审批的行业,则依相关行业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进一步而言,如果企业经营范围发生变化,需要办理工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如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则将受到行政处罚(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499人看过2024-01-06

    超范围经营的,按无证经营由查处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如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从事无证经营的,由查处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明知属于无照经营而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无证无照经营的,由查处部门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