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人看过2024-01-14
1、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2、经全体合伙人同意退伙;
3、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企业的事由;
4、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5、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
169人看过2024-01-14
1、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成立清算组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清算组为诉讼主体,债权人起诉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应以清算组为被告。
2、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债权人起诉可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和清算主体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为被告起诉的,法院应予受理。
3、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债权人仅以开办单位或清算主体为被告起诉,要求被告承担投资不足、抽逃资金、转移资产逃避债务或清算等责任的,法院应予受理。
4、一审立案后发现被告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债权人申请,法院可追加清算主体为共同被告。
5、二审诉讼中,债务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如成立清算组清理债权债务,可直接变更清算组为诉讼主体;无清算组清理债权债务的,诉讼继续进行。债权人如要求清算主体承担投资不足、抽逃资金、转移资产逃避债务或清算等责任的,应另行起诉。
6、债权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如已成立清算组清理债权债务,清算组作为原告参加诉讼,债权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由清算组继受。无清算组织的,清算主体可以申请加入诉讼作为共同原告;清算主体不申请加入的,不影响案件的继续审理。
7、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且未成立清算组,其清算主体先于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注销登记的,因企业法人资格尚未消亡,诉讼继续进行。
-
140人看过2024-01-14
1、投资人自行清算。即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自己对企业进行清算。因为个人独资企业是投资人一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不存在其他投资人的问题。不需要与其他投资人商量或者多少人同意清算。
2、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因为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清算,直接关系到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债权人出于各种考虑,不想让投资人自行清算,而要求由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这种要求也是应当的。
-
138人看过2024-01-14
1、破产申请书;
2、企业主体资格证明(营业执照) ;
3、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名单;
4、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
5、企业亏损情况的书面说明,并附审计报告;
6、企业至破产申请日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企业投资情况等;
7、资产负债表等有关会计报表;
8、企业在金融机构开设账户的详细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账号、资金等;
9、债权清册,应列明企业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包括邮政编码、电话等)、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和催讨偿还情况;
10、债务清册,应列明债权人的名称、住所(包括邮政编码、电话等)、债权人债权数额、发生时间和偿还情况;
11、企业涉及的担保情况;(提供担保合同)
12、企业已发生的诉讼情况。
-
136人看过2024-01-14
1、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2、公司法规定公司在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依照本法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135人看过2024-01-14
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
132人看过2024-01-14
1、成立清算组,召开股东会或是董事会表决通过公司解散决议。清算组的成立和备案进行清算公告和债权登记。
2、清算组接管公司。接管的主要内容有:公司公章,债权债务清单,资产清单,职工花名册,各种法律文件,财务账册及相关财务资料,企业购买的有价证券,享有的无形资产的权利凭证,其他。
3、清算组清理公司资产。
4、清算组对公司债务进行核定:银行借款、应付货款及其他业务欠款、应付工资、未缴税金等。
5、通知或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进行债权登记。
6、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收取公司债权。
7、参与公司的诉讼活动。
8、处理公司财产。在收取公司债权、登记公司债务的同时,清算组应对公司的金钱以外的资产进行变价处理,除可以依照合同交付其他债权人的以外,都应进行变卖。
9、清偿债务。当债权人就解散公司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物权时,清算组应对其债权优先清偿。
10、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在公司的债权清理,债务登记清楚和财产变价处理完以后,清算组应当重新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11、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编制清算方案
12、确认并实施清算方案。清算组制定的方案经股东(大)会确认后,清算组即可按清算方案执行
13、提交清算报告。
14、办理注销登记,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后,公告公司终止。
-
128人看过2024-01-14
1、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订有协议,有充分证据证明已经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这份协议既是隐名股东用来约束显明名股东的依据,也是一份有力证据,证明隐名股东已经实际出资。这份协议虽然对公司不具有约束力,但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仍然有效;
2、公司中超过半数但其他股东对实际出资人出资情况知情。在理论上讲,公司的经营完全由显名股东负责,但在实践中,有的隐名股东会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股东权利。这种情况下,公司和其他股东是知道隐名投资行为并且认可的,所以,隐名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公司经营,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公司对隐名投资关系的认可;
3、没有违法行为。我国法律对于特定行业、企业的股东身份进行了限制,所以隐名股东的身份等个人情况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不会受到法律保护。
-
143人看过2024-01-14
1、对于清算人的人数,没有作出限定性的规定。清算人的数量应当根据公司规模的大小和清算事务工作量的多少来确定。
2、清算人任职数量的确定原则是以最低清算成本完成清算目的为需要。清算人不以多人为必要,即公司解散清算的清算人可以是一个清算人,也可以是数个清算人。
-
146人看过2024-01-14
1、订立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的基本文件,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订立公司章程,并报经主管机关批准后,章程才能生效,也才能继续进行公司设立的其他程序。
2、申请公司名称预先核准。设立公司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采用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制,可以使公司的名称在申请设立登记之前就具有合法性、确定性,从而有利于公司设立登记程序的顺利进行。
3、股东缴纳出资并出具验资证明。有限责任公司除具有人合因素外,还具有一定的资合性,股东必须按照章程的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股东的出资还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法定的出资形式,并经法定的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
4、登记并获得相关证照。为了获得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法律人格的认可,公司设立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即是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登记机关对申请登记时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登记并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有限责任公司即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