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人看过2024-01-18
股东可以单独转让股权分红权。
股权分红权是一种财产权益,具有财产权属性,应当具有可支配性和可转让性,股东可以将其作为交易标的。虽然当前的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股权分红权能否独立于股权单独转让给第三人尚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也未对此作出禁止性限制。依据民商法“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股东可以单独转让股权分红权。股东和第三人之间的股权分红权转让协议受《民法典》(合同编)的调整,只要不存在法律所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就应当认可该协议的效力。
-
150人看过2024-01-18
企业改制成为合伙企业后,新合伙企业需不需要承担原企业债务,主要看企业改制的程序合不合法。一般情况下,企业、公司如果严格按照《企业破产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企业改制的,那么改制成功后的合伙企业是不承担原企业、公司债务的。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有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等,是不能直接改制成合伙企业的,必须在依法进行清算注销之后,才能根据新合伙协议重组重新登记为新合伙企业,两者在法律上完全没有关系。一旦原企业进行清算后,原则上在企业债务在清算就已经处理了的,该清偿的清偿,没能清偿也有相关责任人承担,新合伙企业无需承担原企业的债务。但如果原企业未依法进行清算注销,就直接用企业优质资产与他人重组合伙企业的,在原企业无法清偿债务或原企业组织已实际不存在时,债权人可以委托律师到法院起诉新合伙企业,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连带清偿责任。
-
140人看过2024-01-18
除了公司因合并或分立解散不需要经过清算外,公司解散必须经清算。
公司没有资不抵债,只是股东不想继续经营,且不希望公司主体继续存在对股东造成影响,此时应该进行解散清算,然后至所属工商登记部门进行注销,将公司这一法律拟制主体彻底在法律上进行消除。
公司已经资不抵债,股东不堪债权人“骚扰”,且无法与债权人和解,股东可以自行向法院申请启动破产程序,破产清算通常由法院及债权人主导,程序较为复杂。
-
1095人看过2024-01-18
企业法人可不可以到其他公司上班,既取决于是否和本公司的业务相冲突,又需得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许可:
公司法人代表在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后,并且在不损害原公司和新公司利益,不从事与原公司业务相关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到其他公司上班。
若未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批准或新公司与原公司业务相冲突,则公司法人不能到其他公司上班。
-
169人看过2024-01-18
公司成立之前的法人债务由成立后的公司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而股东仅以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但如果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在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
-
133人看过2024-01-18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方未经他方同意私自转让股权不具有法律效力。
合资企业的形式在我国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召开股东会并且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未经股东会决议而私自转让股权无效
-
161人看过2024-01-18
不能,需要股东决议通过才可以。
股东资格的丧失是指股东因法定原因或法定程序而丧失股东身份。从我国《公司法》规定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公司法人资格消灭,如解散、破产、被合并;
2.自然人股东死亡或法人股东终止;
3.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转让;
4.股份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股份被公司依法回购;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赠与、纳税、被善意取得等。
-
1298人看过2024-01-18
公交车发生肇事的事故责任都是由公交车公司承担,如果司机对事故存在严重过错的话,可以内部追责,外部责任还是不需要承担。
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时,根据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责任划分,首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属于公车一方的责任,应当由单位承担保险赔偿以外的责任,而驾驶员自身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若司机对事故存在过错,公交车公司对外承担责任后可以内部向公交车司机追责。
-
137人看过2024-01-18
转让原则上有效。
新公司法实行的资本认缴制,只要出资认购公司的股权就能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具有股东资格,不会因股东未出资、出资不实、虚假出资等“瑕疵出资”行为,而否定股东的股东资格。
因此,虚假出资的股东也是股东,有权转让股权的。只是股东虚假出资的,要承担补充出资的责任、对其他足额出资股东的违约责任,及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
117人看过2024-01-18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前提条件:
一、公司依法设立
二、出让人依法取得股东资格
三、取得股权程序合法
四、股权转让应当召开股东会议。股东正式提出股权转让申请后,公司董事会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召集股东会,如董事会故意不召集或故意拖召集致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股东可以起诉目标公司请求损害赔偿。此合同期限的确定,可依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股东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
五、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需过半数的股东同意,如果其他股东明确表示不同意此股权转让,法律规定必须出资购买该股权;如其不同意转让又不出资购买该股权的,视为同意转让。如果其他股东投弃权票,既不表示赞成,又不表示反对转让的,或其没有出席亦未委托他人出席股东会而视为弃权的,均应作出视为同意转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