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8人看过2024-01-30

    1、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106人看过2024-01-30

    一般来说股东权利实质上是一种成员权,其基于股东身份而享有相对应的权利,特别体现在参与管理权方面。从股东出资关系的联系来说,参与管理权的享有不直接涉及财产内容,与出资义务的履行联系相对较远,故而对于具有股东资格而仅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其享有的参与管理权原则上不应限制。收益权以股东获取股权收益为中心,具有请求一定给付的内容。公司红利来自股东出资,股东出资义务和股东的收益权具有直接关系,故此在对未出资股东权利进行限制时,应当将与出资义务的履行关系密切的权利进行一定限制。股权作为身份权,并不应股东未出资而不存在,只是说其股东权利主要是收益权会受到一定限制。对未出资的股东责令补足出资,并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所以说,未出资的公司股东并未因出资而丧失其股权。

  • 106人看过2024-01-30
    公司章程可以限制股权转让,但是不可以禁止股权转让。公司章程是股东自治意思的体现,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都有约束力。公司章程可以从维持公司资本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对股权转让附加条件,这是法律所允许的。但是公司不可以禁止股东转让股权,因为转让股权是股东的法定权利。
  • 106人看过2024-01-30
    破产管理人需要专业能力,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存在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吊销相关专业执业证书;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等情形不得担任破产管理人。
  • 105人看过2024-01-30

    公司的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并注销。

    公司吸收合并的,应当通知并公告债权人,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债权人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 105人看过2024-01-30

    员工违法企业不一定有责任,如果员工是因为执行工作任务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企业要承担侵权责任,员工自己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 104人看过2024-01-30

    股东转让股份的处理是:

    1、转让给公司的其他股东,需协商达成一致;

    2、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的,需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经过半数股东同意;

    3、其他股东30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

    4、依法办理变更登记。

  • 103人看过2024-01-30

    裁员一般是由于公司的经济性问题导致的,但公司裁员的人数是有限的,不能随便裁员。

    一般来说,裁员不满20人或者企业职工总数的10%,企业可以自己决定,不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人数超过20人或者企业职工总数的10%,是经济性裁员,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如果裁员超过20人以上或者企业职工总数的10%,未向劳动行政部门上报,属于违法行为。

    但是对于有工会和没有工会的企业来说,对于裁员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有工会的企业,需要提前30天向工会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意见,得出意见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没有工会的企业,首先要提前30天向全体职工说明裁员情况,听取职工意见,然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

  • 104人看过2024-01-30

    一般来说股东权利实质上是一种成员权,其基于股东身份而享有相对应的权利,特别体现在参与管理权方面。从股东出资关系的联系来说,参与管理权的享有不直接涉及财产内容,与出资义务的履行联系相对较远,故而对于具有股东资格而仅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其享有的参与管理权原则上不应限制。收益权以股东获取股权收益为中心,具有请求一定给付的内容。公司红利来自股东出资,股东出资义务和股东的收益权具有直接关系,故此在对未出资股东权利进行限制时,应当将与出资义务的履行关系密切的权利进行一定限制。股权作为身份权,并不应股东未出资而不存在,只是说其股东权利主要是收益权会受到一定限制。对未出资的股东责令补足出资,并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所以说,未出资的公司股东并未因出资而丧失其股权。

  • 109人看过2024-01-30
    公司关闭解散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以经济补偿为基础给予劳动者两倍赔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