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8人看过2024-01-30

    子母公司法律上的规定即《公司法》第14条,其内容即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子公司在法律上独立于母公司,并拥有独立而完整的公司管理组织体系,因而在经营方面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108人看过2024-01-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5人以上(含5人)为发起人,其中必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公司住所是确定公司登记注册级别管辖、诉讼文书送达、债务履行地点、法院管辖及法律适用等法律事项的依据。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公司住所只能有一个,公司的住所应当在其公司登记机关辖区内。公司住所的变更,须到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5人,但应当采取募集设立方式。但是,我国目前暂不允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而应采用"先发起设立,后公开发行股票"的做法。

    (二)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其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发起人、认股人缴纳股款或者缴付抵作股款的出资后,除未按期募足股份、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或者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的情形外,不得抽回资本。

    (三)股份发行及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这里的"发行"一词有以下两种含义:1、就发起设立方式而言,发行是指发起人不公开的认足全部股份,筹集设立公司所需要的资本。2、就募集设立方式而言,发行是指发起人认足不少于公司设立所需股份总数的35%的股份并由发起人向不特定人发出认购股份的要约邀请、要约或单方面表示招募股份的意思。发起人必须依照规定申报设立文件,并承担公司筹办事务。

    (四)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公司章程是公司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发起人应当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或《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及相关规定的要求,起草制定章程草案。章程草案须提交创立大会表决通过。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的,须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公司章程(草案)。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拟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依照工商登记的有关规定确立公司名称,并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等公司的组织机构。企业名称应当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105人看过2024-01-30
    董事会的职权:

    1.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7.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 111人看过2024-01-30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转增时按股东持股比例转;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以转增后留存的此项公积不得小于注册资本的25%为限;

    3、资本(或股本)溢价、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及其他资本公积等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等。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 108人看过2024-01-30
    企业重组并不是就要破产,两者需经不同的程序。如果重组成功的,则企业可以继续经营;如果重组失败的,则企业会转入破产程序。在企业资不抵债时,申请破产和申请重组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根据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 106人看过2024-01-30

    公司中要加入新股东的这种程序,主要是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新股东增加了公司的注册资本:那么首先原股东要召开股东会,对新加入的股东做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然后与新加入股东签订协议,主要内容应包括:出资金额、占股份比例、认缴资本、出资时间等内容,注意增资后的货币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增资到位后办理验资,向新股东出具出资证明,并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第二种情况是增加新股东,但是注册资本不变。我们在日常事务中最常见的就是股权赠予或者股权代持,如果有转让或赠与、代持的,应当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办理工商登记即可。

  • 105人看过2024-01-30

    国有股权交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制定《转让方案》,申报国有产权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2)、清产核资由转让方组织进行清产核资,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

    3)、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并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4)、召开股东会就股权转让事宜进行内部审议,形成同意股权转让的决议、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承诺。

    5)、申请挂牌选择有资格的产权交易机构,申请上市交易,

    6)、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取得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

    7)、转让方将股权转让的相关文字书面材料报国有产权主管部门备案登记。

    8)、产权登记转让方和受让方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以及相应的材料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9)、交易完成,修改《公司章程》以及股东名册,进行变更登记。

  • 107人看过2024-01-30
    一、同一门面可以办两个营业执照吗

    1、一个店面可以有两个营业执照,只要另一个营业执照上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包括你做的生意的项目,但一个营业执照只对应唯一地址,可以把一个店面间隔成两个店面,就能各办一个营业执照。隔成两个店面虽然共用一个门牌号码,但属于不同房间的地址,不视为同一地址。

    2、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可以直接到经营场所所在地登记机关登记;登记机关委托其下属工商所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的,到经营场所所在地工商所登记。

    二、商铺拆迁没有营业执照是怎样进行补偿的

    商铺面临拆迁,看房产证上房屋的性质,如果注明是商用或者说在一般观念上就是商铺性质,确定房屋用途是商用了,拆迁补偿分为房屋主体和房屋的附属物补偿,房屋主体的补偿只与面积大小有关,与有无营业执照没关系。

    商铺面临拆迁,涉及到商铺的附属物补偿,这就与营业执照有关了。有营业执照补偿高些,没有营业执照只补偿你的装修损失和在拆迁过程中不能使用的过渡补偿。

  • 113人看过2024-01-30

    一、公司变更注册地期间能否开票有哪些规定

    1、从事经营活动的公司,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开具发票的公司应当在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的同时,办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手续,而公司地址变更涉及到税务登记变更。

    2、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手续。

    二、公司变更注册需要哪些申请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4、变更后住所的使用证明;自有房产提交产权证复印件;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原件或复印件以及出租方的产权证复印件;未取得房产证的,提交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证明或者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住所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明复印件;

    6、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 145人看过2024-01-30
    一、内因部分
    1、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多数企业高层不重视法律学习,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要么是因为没有时间学习,要么觉得企业遇到法律问题的情况毕竟不多,要么认为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或者请律师打官司,没有必要专门进行学习。
    2、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的企业为了提高业绩,把业务合同章或者盖章的空白合同交给业务人员随身携带,签了合同也不代查,对合同文本也无备案管理制度。有的企业在接受对方财产抵押时不做或很少做抵押财产合法性代查,有的企业在接受对方保证合同时不代查或很少代查对方签约人是否有权签约以及保证人是否有能力进行担保。其实,企业法律风险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如果企业能够从内部管理上下一番功夫,企业法律风险将大大减少。
    3、企业重大决策缺少民主程序
    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喜欢凭自己的经验决策而不相信法律的预防功能,更不清楚法律赋予企业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常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在关于投资和担保这样重大问题上一般由董事长、总经理或厂长一人拍板决定。这样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二、外因部分
    1、经济环境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企业的各种法律风险和纠纷集中大量爆发,说明我们中小企业在抗击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不足,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不足,同时,也说明我市经济过度依赖外向型风险过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2、法律政策的影响
    法律政策的调整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发生法律风险的重要原因。原来企业合法或不违法的经济活动,由于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和调整,就有可能不再合法,从而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