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票人,即签发票据的人;
2、付款人,即接受出票人委托而无条件支付票据金额的人;
3、收款人,即持有汇票而向付款人请求付款的人。
1.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是指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无过错的行为人也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2.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有过错时方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仅在明知或应知其经营管理的网络上有侵权行为发生却仍给侵权者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
一汇款的种类
1、信汇(Mail Transfer,简称M/T)
是进口人(即债务人或称汇款人)将汇款及手续费交付给汇款地的一家银行(汇出行),委托该银行利用信件转托受款人所在地的银行(汇入行),将货款付给出口人(即债权人或称受款人)。这种汇付方法,需要一个地区间的邮程的时间,一般航邮约为7-15天,视地区远近而异。如用快递(Express)可以加速3-5天。
2、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简称T/T)
是汇款人将一定金额的汇款及汇付手续费付给当地一家银行(汇出行),要求该银行用电传或电报通知其国外受款人所在地的分支行或代理行(汇入行)将汇款付给受款人。这种汇款将时差计入,一般当天或隔天可到,最为快捷,但电讯费用比较高。
3、票汇(Dem Draft,简称D/D)
是汇款人向其当地银行(汇出行)购买银行即期汇票,并直接寄给受款人,受款人收到该汇票即可凭以向指定的付款银行取款。这种银行汇票和逆汇法的商业汇票不同,银行汇票用于银行的代客拨款,故受票人和付款人是同一银行(或代理行)。
二三种汇付方式的程序:
1、电汇:债务人为了清偿债务,把款项以电汇方式汇给债权人,在汇出汇款时:
1)汇款人填写电汇申请书,并交款付费给汇出行,取得电汇回执;
2)汇出行以加押电报或电传作为结算工具支付命令,发电委托汇入行解付汇款;
3)汇入行收到电报,核对密押相符后,缮制电汇通知书,通知受款人取款;
4)受款人持通知书一式两联到汇入行取款;
5)同时,汇入行将付讫款项的借记通知寄给汇出行,完成一笔电汇汇款。
2、信汇:信汇的处理与电汇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不用电报而以信汇委托书或支付委托书加其签章作为结算工具,邮寄给汇入行,委托后者凭以解付汇款。后者核验签章相符后,即行解付,亦以借记通知给汇出行划帐。
3、票汇:债务人(汇款人)为了清偿债务,将款项以票汇方式汇给债权人(受款人)。
1)汇款人填写票汇申请书,并交款付费给汇出行;
2)汇出行开立银行即期汇票交给汇款人,由汇款人寄给受款人;
3)同时,汇出行将汇票通知书寄汇入行;
4)受款人持汇票向汇入行取款时,汇入行将汇票与原根(汇票通知书)核对无误后,解付票款给受款人。
三三种汇付方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任何正确运用
1、共同点:汇款人在委托汇出行办理汇款时,均要出具汇款申请书,这就形成汇款人和汇出行之间的一种契约。三者的传送方向与资金流向相同,均属顺汇。
2、不同点:电汇是以电报或电传作为结算工具;信汇是以信汇委托书或支付委托书作为结算工具;票汇是以银行即期汇票作为结算工具。
票汇与电汇、信汇的不同在于票汇的汇入行无须通知受款人取款,而由受款人持票登门取款,汇票除有限制转让和流通者外,经受款人背书,可以转让流通,而电汇、信汇委托书则不能转让流通。
3、如何正确运用:电汇是收款较快、费用较高的一种汇款方式,汇款人必须负担电报费用,所以通常以金额较大或有急用的汇款使用电汇方式。信汇、票汇都不需发电,以邮递方式传送,所以费用较电汇低廉,但因邮递关系,收款时间较晚。
1.电子支票可为新型的在线服务提供便利。它支持新的结算流;可以自动证实交易各方的数字签名;增强每个交易环节上的安全性;与基于EDI的电子订货集成来实现结算业务的自动化。
2.电子支票的运作方式与传统支票相同,简化了顾客的学习过程。电子支票保留了纸制支票的基本特征和灵活性,有加强了纸制支票的功能,因而易于理解,能得到迅速采用。
3.电子支票非常适合小额结算;电子支票的加密技术使其比基于非对称的系统更容易处理。收款人和收款人银行、付款人银行能够用公钥证书证明支票的真实性。
4.电子支票可为企业市场提供服务。企业运用电子支票在网上进行结算,可比现在采用的其他方法降低成本;由于支票内容可附在贸易伙伴的汇款信息上,电子支票还可以方便地与EDI应用集成起来。
5.电子支票要求建立准备金,而准备金是商务活动的一项重要要求。第三方账户服务器可以向买方或卖方收取交易费来赚钱,它也能够起到银行作用,提供存款账户并从中赚钱。
6.电子支票要求把公共网络同金融结算网络连接起来,这就充分发挥了现有的金融结算基础设施和公共网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