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企业之债
  • 142人看过2024-01-24
    1、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受让人在与债权人进行谈判时,应尽量聘请律师参与谈判和调查。签订合同前受让人应聘请律师调查债务人的相关情况,如住所、财产状况等,避免利益受损。
    2、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日内通知债务人,并约定通知的形式。不轻信债权让与合同中载明的“债权转让通知由债权人负责通知债务人,否则一切风险和责任由债权人承担”或“如无法通知债务人的,将退回已收对方的价款”等谎言。
    3、为防止受让瑕疵债权,受让人要求转让人对转让的债权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4、为避免债权二重让与的情况发生,受让人必须注意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1)设立债权人保证条款,如:债权人明确声明合同项下的债权无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且权利不受限制,即不存在被法院保全、查封或强制执行的情况或已设担保;在签订本合同之前,债权人没有与第三方签订过本合同项下债权让与合同;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
    (2)双方共同将债权让与通知送达债务人签收,或公证邮寄转让通知给债务人。
    (3)共同拟定债权转让通知回执的内容格式。载明:“债务人于×年×月×日收到债权人×××将××(内容及金额)的债权让与受让人×××的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声明,在签收本通知回执日之前,没有收到债权人将相同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通知。”据此证明本受让人受让的债权通知时间在先,同时也可避免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将已让与的债权再行让与第三人时将通知回执的时间倒签。
  • 198人看过2024-01-24
    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
    如果一方所接受的债权不具备上述三种情况,那么,这个债权是可以转让的。
    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在这里法律只规定了债权人的通知义务,并没有规定,必须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
    因此,只要对债务人履行了通知义务即可(通知的义务履行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不必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债务人的同意并不是这种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 100人看过2024-01-24
    公司有债权债务的情形下不可以直接注销,需要经过清算之后才可以注销。公司清算结束后,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然后去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 100人看过2024-01-24

    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公司的股东如实履行出资的责任后,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公司破产债务不需要股东偿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三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第三十六条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管理人应当追回。

    第三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可以通过清偿债务或者提供为债权人接受的担保,取回质物、留置物。

    前款规定的债务清偿或者替代担保,在质物或者留置物的价值低于被担保的债权额时,以该质物或者留置物当时的市场价值为限。

  • 100人看过2024-01-24
    公司是属于法人组织,公司的民事责任应该由公司的出资承担,所以破产后债务由公司资产偿还。
  • 100人看过2024-01-24

    1、公司的民事责任由公司全部财产承担,所以公司注销后,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

    2、如果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股东,公司注销时,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形下如:

    (1)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造成公司无法清算的,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等人承担责任;

    (2)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在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债权人可以向股东主张承担债务。

  • 100人看过2024-01-24

    企业注销后,债权人未能实现债权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企业经法定程序清算后注销的,债权人未按期申报债权,造成债权无法实现的,债权消灭,不能再主张;

    (2)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可以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等人主张债权;

    (3)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可向股东或者第三人主张债权。

  • 336人看过2024-01-24

    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24
    公司清算后注销的,有债权未能清偿的,如果公司在清算时有过错的,债权人可以向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清算组成员等人主张债权。
  • 100人看过2024-01-24

    公司注销后公司债务的偿还有几种情况,每种情况下偿还方法不同。如下:

    (1)公司注册资金不到位,出资不足的(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如果实际到位的注册资金没有达到公司法关于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标准要求,使公司的法律人格未能合法产生的由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即公司和股东都要承担责任);如果实际到位的注册资金达到了公司法关于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要求,股东对差额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2)股东抽逃公司资产,导致公司履约能力不足。股东应在抽逃公司资产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里的连带清偿责任就是指公司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也应在抽逃公司资产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3)公司的实质股东仅一人,其余股东仅为名义股东或者虚拟股东的。公司的实质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名义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4)公司与其股东或者该公司与他公司难以区分。因下列情形使公司与其股东或者该公司与他公司难以区分,控制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指股东和公司都要承担责任):

    A、公司的利益与股东的收益不加区分,致使双方财务账目严重不清的;

    B、公司与股东的资金混同,并持续地使用同一账户的;

    C、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业务持续地混同,具体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价格受同一控制股东支配或者操纵的。

    (5)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为自然人的独资企业。企业主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因股权转让导致股东为一人,在6个月内既未吸纳新股东,又未进行企业性质变更登记的,该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6)股东利用公司的独立地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股东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即股东和公司都要承担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