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书面送达并取得回执是最好的送达方式,但是如果遇到债务人拒绝签收,送达人也无法证明已经履行了通知义务。所以,可以通过公证机关送达的方式,如果债务人拒绝签收债权转让通知,公证机关可以留置并在公证书上记录送达情况,人民法院会认可该送达的效力。
(二)应当认定在有债权转让协议情况下诉讼通知方式的有效性。
诉讼通知的方式在实践中一般是债权受让人采用的方式,原因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债权转让人确实没有履行通知义务;第二种情况是债权转让人履行了通知义务,但是没有取得书面的证据,债务人据以进行抗辩。所以,在诉讼中债权受让人主张诉讼中的送达也是债权转让通知。
(三)不宜采用邮寄送达通知方式。
因为邮寄送达,即使有回执证明,但回执仅能证明收件人曾经收到过发件人的邮件,并不能证明送达邮件中的具体内容,更有甚者,有的债务人更是恶意拒签邮件,所以很难达到送达的目的
(四)不宜采用公告通知送达方式。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通知义务。
2、但是,当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1.被保险人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不明的;
2.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3.或者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2、债权人可以请求部分或者全部的借款人清偿全部欠款,而每一借款人都需要向债权人承担偿还全部欠款的责任。但借款人承担的债务超出其份额的,可以向其他借款人追偿。
2、如果第三人是主动加入债务的,则担保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仍然要对债务担责。
一、主体方面的限制
第79条规定了合同债权可以转让,但没有对转让主体进行限制,因此,可以理解为:债权人不论性质如何,形式怎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处置债权。
二、客体方面的限制
合同的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还可以是。但合同债权的客体主要是行为,即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行为分许多种,有的行为可以被取代或代替,像没有技术含量和没有特定要求的行为;有的行为不能被代替或被取代,像与行为人的信誉、技能、能力密切相关行为,这类行为如果由别人代为行使,必定影响合同目的。
三、内容方面的限制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时或订立合同后特别约定,禁止任何一方转让合同权利,只要此约定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就能产生。任何一方违反约定而转让合同权利,将构成违约行为。因此,合同内容有特别约定不得转让的合同权利,不得转让。
四、形式方面的限制
第91条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债权人在转让权利时,必须经过原批准机关批准。原批准机关对债权的转让不予批准的,转让无效。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分立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还应当把财产做相应的分割,编制资产负债表以及财产清单。
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2、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的转让让与达成合意。
3、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
4、必须有转让通知。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
二、须为以债务人财产为受偿基础的请求权
三、须为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成立的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
四、须为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请求权
五、须为合法有效的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