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7人看过2024-01-22
一、文化传播公司名称核定
1、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发起人签署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2、股东或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经工商行政管理局加盖公章的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执照》复印件);
3、股东照片两张、非沪籍股东的暂住证、计生证;
4、股东联系电话;
5、股东授权委托书;
6、公司注册资金;
7、公司主要经营范围;
二、文化传播公司工商注册登记程序
1、公司董事长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3、公司章程;
4、验资证明;
5、股东照片(各四张);
6、股东身份证原件及户籍证明;
7、股东个人简历(各一份);
8、暂住证、待业证原件;
9、法人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
10、雇工名单(18--24岁男性兵役状况证明、30岁以下学历证明等);
11、场地使用证明;
12、确定经营范围;
13、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姓名、住所的文件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14、公司法定代表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15、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16、其他(如健康证等)。
-
232人看过2024-01-22
指发起人之间就设立公司事项所达成的明确彼此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文件。
发起人协议本质属性是人和性,章程本质属性是资合性,根据法学原理人和性由于资合性的原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发起人而言,发起人协议优先于公司章程;对外而言,公司章程具有优先于发起人协议。
-
165人看过2024-01-22
1、各审批部门不再“单打独斗、各自审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只需按《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三证”材料清单》要求,在便民服务中心市场准入登记窗口递交一套申请材料,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通过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完成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输,实现同步联动审批。
2、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办理时间将缩短,并且市场主体在办理银行、住建等手续以及后续经营时,均不需再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一证”管“三证”。
-
257人看过2024-01-22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法学家的研究中、在法院的判例中,明确了一下几个要点:
1、在不违反法律的规定,而且没有满足合伙人约定协议效力终止的前提下,投资人协议不因为公司章程的生效而失效;
2、若公司没有成立,则发起人协议就是合伙协议性质;
3、在公司成立的情况下,发起人协议效力止于公司终止之日。
-
185人看过2024-01-22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
1、统一申请条件和文书规范
要以方便企业办事、简化登记手续、降低行政成本为出发点,按照企业不重复填报登记申请文书内容和不重复提交登记材料的原则,依法梳理申请事项,统一明确申请条件,整合简化文书规范,实行“一套材料”和“一表登记”申请,并在“一窗受理”窗口公示申请条件和示范文本。
2、规范申请登记审批流程
按照“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整合优化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公示、发照等程序,缩短登记审批时限。“一个窗口”统一受理企业申请并审核后,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在部门间共享,实现数据交换、档案互认。电子登记档案与纸质登记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优化登记管理服务方式
适应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快推进“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模式,方便申请人办理。
4、建立跨部门信息传递与数据共享的保障机制
要加大信息化投入,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改造升级各相关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5、实现改革成果共享应用
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发放。企业原需要使用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办理相关事务的,一律改为使用“三证合一”后的营业执照办理。实行更多证照合一的,只要与《意见》的原则和要求相一致,都可以先行先试。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予以认可和应用。
-
163人看过2024-01-22
1、发起人协议是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情;
2、公司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不要求投资人签订投资人协议,如自然人独资公司;
4、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因为投资人为2人以上200人以下。
5、凡是签订发起人协议情况下,发起人协议使用合伙企业法,合伙人之间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
-
5588人看过2024-01-22
三证合一是企业原需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申请企业只需一次登记,4个工作日后就能领取有税务登记号、组织机构代码号的工商营业执照,实现一证代替三证。
2024年10月1日起,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
1161人看过2024-01-22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的纳税人(除第7点列的企业外),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
2)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除第7点列明的企业外),年应税销售在180万元(含180万元)以上的;
3)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年应税销售在30—100万元的小规模工业企业;
4)以生产货物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除第7点列明的企业外),年应税销售超过100万无元;(本条所称“为主”是指该项行为的销售额占各项应征增值行为的销售额合计的比量在50%以上);
5)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
6)年应税销售在180万元以下,持有盐业批发许可证并从事盐业批发的小规模商业企业;
7)“私营企业、个人或个人合伙承包、租赁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会计核算健全,能依期准确地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的(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8)实行统一核算的机构,如果总机构属于一般纳税人,而分支机构属于小规模工业企业,该分支机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9)对全部销售总机构货物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如果总机构属于一般纳税人,而分支机构属于不规模商业企业,该分支机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
315人看过2024-01-22
1)新开业的增值税纳税人,若预计开业当年增值税应税销售额能够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应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或半年内申请;
2)已开业的小规模企业,在一年内(连续12个月)累计应税销售额达到规定标准的次月申请;
3)暂认定转正式认定的一般纳税人,在暂认定期满前一个月内申请;
4)全部销售免税货物的纳税人,应自恢复征税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
5)由于销售额未达到标准而被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按已开业的企业办理,即在取消后,一年内(连续12个月)累计应税销售额达到规定标准的次月申请;
6)违规而被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一年后申请。
-
785人看过2024-01-22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申请一般纳税人要注意认定范围、申请时限以及办理过程中需要携带的相关资料。
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