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8人看过2024-01-22

    可以通过下列方式退股:

    1、通过行使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退出公司。股东回购请求权是指当股东大会作出对股东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决议时,对该决议表明异议的股东,享有请求公司以公平的价格收买其所享有有的股权,从而退出公司的权利。

    2、通过解散公司退出公司。

  • 1286人看过2024-01-22

    应纳税额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经过计算得出的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金额。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需要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应纳税额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 107人看过2024-01-22

    股权确认需要什么资料?

    股权确认需要的资料有: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商事登记文件、股权转让协议、公司股票、其他文件等。

    依照我国《公司法》规定,成立公司应由股东签订协议,足额出资,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才能说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因此,在设立公司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法律文件对公司的股东身份、持股比例进行明确,成为公司股权确认的主要证据,如公司股东发起人协议、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股东会会议纪要、公司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决议文件、公司股东名册、工商部门登记文件等,这些都可作为判断是否享有公司股权的证据。

  • 109人看过2024-01-22
    1、知悉权:即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
    2、清偿或担保的请求权: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3、权利损害的救济请求权。
  • 109人看过2024-01-22
    出资方式,是指为公司或企业投入股份的形式。注册公司出资方式:1、如果是实物出资就填实物出资;2、如果是货币出资就填货币出资;3、知识产权;4、土地使用权。
  • 109人看过2024-01-22

    股权和股票的区别

    1、数量的区别

    股票数量很少,股权数量很多,只要是一个公司,就有股权。

    2、价值不同

    股权本身没有价值,也很难判断价值高低。但是,股票有价值,就是股票的价格。

    3、流动性不同

    股权的流动性不强,很难顺利的买卖,买入容易,卖出难。股票流动性很好,只要股市不发生暴跌,随时可以卖出。

    4、升值空间不同

    好的股权升值空间,比股票更大。比如很多年之前,滴滴的股权投资者,获利回报几千倍。

  • 110人看过2024-01-22

    我国的股份与股权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2、转让

    股份转让需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股份转让过程中涉及到税费问题。股份转让过程中,转让方需要交纳各种税费。

    ①转让方是个人:如果转让方是个人,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②转让方是公司:如果转让方是公司,则需要涉及的税费较多,详见参考资料《公司股份转让的税费处理》。

    股权转让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3、股份有以下三层含义:

    ①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

    ②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③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股权即股东的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股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

    狭义的股权,则仅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综合来讲,股权就是指投资人由于向公民合伙和向企业法人投资而享有的权利。

    4、主要分类

    股份:

    按股东权力,可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和混合股。

    按票面形式,可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按持股主体,可分为国家股,单位(法人)股和个人股。

    按发行对象,可分为A股、B股、H股、N股、S股。

    股权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自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受利益的权利。如获得股息红利的权利,公司解散时分配财产的权利以及不同意其他股东转让出资额时的优先受让权。这是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权利。

    ②共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有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如表决权、监察权、请求召开股东会的权利、查阅会计表册权等等。这是股东为了公司利益,同时兼为自己利益行使的权利。

  • 108人看过2024-01-22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 114人看过2024-01-22
    历史股东如果指的是曾经的股东,因为股东变更而不再做股东的情形,那历史股东对现在公司所有债权债务都不负责,但在历史股东担任股东期间给公司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根据股东退股时的有关转股协议执行,通常情况不用担任何责任。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107人看过2024-01-22
    公司法定代表人责任人民事责任法律风险

    (1)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制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如果查明企业法人有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所列的六种情形之一的,除企业法人承担责任外,还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给予罚款的处罚;对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决定处理;对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2)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或者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21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民事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50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153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