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6人看过2024-01-23
    事实上,企业进行公司地址变更,需要到所属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具体操作流程为:
    (一)登录公司登记所在地的工商局网站进行公司地址变更预约;
    (二)在公司登记所在地的工商局网站上下载地址变更登记所需提供的相应资料,并如实进行填写;
    (三)带上公司地址变更具体所需递交材料到工商局取预约号,将材料提交给工商部门审核;
    (四)若材料有疑问或当地工商局还要求其他证明,则补充材料(一般下次来无需再预约);
    (五)若提交材料无疑问或补充完毕并通过工商部门审核,则领取变更通知书;
    (六)再按规定时间携通知书到工商局领取地址变更后新的营业执照正、副本。
    至此,同城区公司注册地址变更操作全部完成。不过,企业若是跨区进行注册地址变更,企业所属工商部门及税务部门都发生了改换。那么,变更操作将更为繁琐一些。而且,在领取新的营业执照后,还需到及时到所属税务机关及银行机构办理变更或迁移手续。

  • 110人看过2024-01-23

    1.可以由股东和公司协商确定价格。或者让法院指定一家法定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目标公司在股东退股之时的净资产,根据净资产与股东的持股比例,计算出股东股权的转让价格。

    2.《公司法》第七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05人看过2024-01-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合同解除: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出现了法定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09人看过2024-01-23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3.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主体,不得受让公司股份,如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4.中国公民个人不能作为中外合资(合作)有限公司的股东;

    5.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2)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3)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4)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5)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6)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 108人看过2024-01-23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首先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

    其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

    第三,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2、报告、申诸的时间要求: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

    3、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应抓紧调查取还,一般应在7日内,特殊情况下延至30日,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结论,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调查取证材料要包括:职工申请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核实;医院或医疗机构治疗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有关资料;企业的工伤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况。

  • 1085人看过2024-01-23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在裁员时“老、弱、病、残”员工不得裁减: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病)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病)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弱)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年龄不足五年的;(老)

    如果用人单位裁员时擅自裁减上述人员,将面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 259人看过2024-01-23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减人员后,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首先通知此前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因此,对于被裁减人员来说,在用人单位裁员后6个月内重新对外招聘时,有权首先获得单位通知,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被录用。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 109人看过2024-01-23

    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规定情况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27人看过2024-01-23

    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后果是要给员工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最多11个月)。

    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的,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 107人看过2024-01-23

    如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要求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不签合同的法律责任有: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