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赠与股权是否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无偿赠与股权是需要交个人所得税,由受赠方按照偶然所得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收入应当按照公平交易原则确定。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公司合并应当订立合同,经过股东会特别表决做出合并决议,应当通知债权人,合并后,公司的劳动合同仍然应当继续履行,公司合并不需要清算,分立也不需要。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持股比例的计算公式:持股比例=出资额÷注册资本金
举例:某公司原有注册金90万,现在某股东新出资10万元,则该股东持股比例为10÷(90+10)=10%
持股比例是指出资额占注册资本金的比例,即:出资额/注册资本金。例如本来注册资本金为90万,出资10万,那持股比例就是10/(90+10)也就是占比10%。股东或者章程另有约定的除外。年底的分红也按这个比例进行。判断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上市公司的报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简单,只有国家股和流通股,则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两种判断方法:一将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来,看掌握了多少,这种情况适合分析机构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测10名以后的情况,有人认为假如最后一名持股量不低于0.5%则可判断该股筹码集中度较为集中,但庄家有时亦可做假,他们保留前若干名股东的筹码,如此以来,就难以看出变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于0.2%,则后面更低,则可判断集中度低。
2.通过公开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当日涨跌幅超过7%的个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个成交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和成交金额数,如果某股出现放量上涨,则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购买者。如果放量下跌,则公布大都是集中抛售者。这些资料可在电脑里查到,或于报上见到。假如这些营业部席位的成交金额也占到总成交金额的40%,即可判断有庄进出。
3.通过盘口和盘面来看,盘面是指K线图和成交量柱状图,盘口是指即时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仓有两种:低吸建仓和拉高建仓。低吸建仓每日成交量低,盘面上看不出,但可从盘口的外盘大于内盘看出。拉高建仓导致放量上涨,可从盘面上看出,庄家出货时,股价往往萎靡不振,或形态刚好就又跌下来,一般是下跌时都有量,可明显看出。
资金型股东入股的资料需要哪些
(1)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2)关于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股东、董事、监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营业期限)的股东会决议;
(3)变更后的公司新章程或章程修正案;
(4)执照正本、所有的副本;
(5)股东会关于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注意:如果是减少注册资本,则程序比较复杂);
(6)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7)公司增加新股东的,提交新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8)工商局要求的其他资料。
股东出资是指股东(包括发起人和认股人)在公司设立或者增加资本时,为取得股份或股权,根据协议的约定以及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向公司交付财产或履行其他给付义务。
股东出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
公司股东将股权转让,员工会有赔偿吗?
公司股东将股权转让,员工是否有赔偿需要分情况讨论:
1.如果是股东转让股权,公司其他均不变,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就不涉及员工赔偿或者补偿问题,也就是说股权转让与赔偿补偿没有必然联系。
2.如果股权转让导致员工被解雇等问题发生,直接使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产生补偿赔偿问题。股权转让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连续计算,劳动者不能以此事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若股权转让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的,此时可以要求公司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