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7人看过2024-01-26
    不能。
    单位涉嫌犯罪的,大多数为经济犯罪,一般会对单位处以罚金,并没收犯罪工具和犯罪所得。
    并且《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
    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对个人判处自由刑的,又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刑罚。例如《刑法》第220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2)在少数情况下,判处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例如个人犯受贿罪的,最重可以判处死刑,但根据《刑法》第387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316人看过2024-01-26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宣告破产后债务还是要还。
    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企业破产以后,应当在15日内成立的企业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人员组成的清算组,对该破产企业进行清算。破产财产由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管的全部财产,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取得的财产及其他财产组成,具体按如下顺序进行清偿:
    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目前还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应付职工的其他费用);
    2、破产企业所欠的税款;
    3、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进行分配。企业破产分配完毕,由清算组向法院申请终结破产程序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进行清偿,但如果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后一年内查出破产企业有实施无效行为的隐匿财产的,仍可由人民法院追回并补充分配给债权人。
  • 233人看过2024-01-26
    一般情况下,股东无责任。
    公司以自己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对外承担责任,所以公司注销后股东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承担债务的责任的,对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如果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享有独立法人人格、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是要保持公司的独立性,如果公司的资产、人员或财务与股东或者股东成立的其他公司不分,就会导致公司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债权人就有理由认为公司与股东或者其他公司实际上就是一家,当公司不能承担责任时,股东或其他公司就应当负承担连带责任。常见的导致公司混同的情形有:
    1、财产混同。比如,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家,公司账务管理混乱,双方使用同一账户。
    2、业务混同。比如,公司被控股股东支配或操纵,公司业务与其他关联公司业务不分,存在大量的、不公允的关联交易。
    3、家庭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
    4、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人组成多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财务不分、人员不分、资产不分。
    5、一人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股东自己财产的。
  • 144人看过2024-01-26
    个人独资企业能转让。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有关权利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或继承。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151人看过2024-01-26
    在一般情形下股东资格的取得就等于股权的取得。但特殊情况下,比如:
    公司章程有特别限制性约定,取得股东资格不等于就一定取得股权,要经过一定程序后才能最终确定。
    例如,在股权转让合同约定登记机关办理完毕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并向目标公司签发核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之日,视为股权转让完成之日。
  • 155人看过2024-01-26
    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具体流程:
    1、进入工商局网站,进行网登,增加想要的或减少不想要的经营范围,然后提交申请,等待审核。
    2、工商局审核通过后,下载电子版材料,打印出来,该签字的签字,该盖章的盖章,然后预约提交纸质材料的时间。
    3、拿着签好字的材料、执照正副本、公章去大厅里提交经营范围变更登记申请。
    4、领取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还要去税务部门变更公司信息。
  • 438人看过2024-01-26
    1、公司不注销也不办理年检的话最终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后企业法人会被列为黑名单,无法再提任法人
    2、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对于不依法正常注销的,第三年不年检会被视为自动吊销
    3、未在规定时间内注销的企业会被工商部门拉进黑名单,以后该企业要去工商、税务办理作何事务都会经历严格的筛选 审核
    4、被吊销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会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单,在3年内无法使用自己的名义再注册公司,
    税务则永久被列入监控黑名单,如再注册公司,将被税务机关追溯补税罚款
  • 147人看过2024-01-26
    1、符合国家的产业、行业政策,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业;
    2、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信誉状况良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3、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且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持有人民银行核发并正常年检的贷款卡;
    4、有必要的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固定依据和经营场所,合法经营,产品有市场、有效益;
    5、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还款意愿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为正常类或非财务因素影响的关注类;
    6、企业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从业经历在3年以上,素质良好、无不良个人信用记录;
    7、企业经营情况稳定,成立年限原则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个及以上会计年度财务报告,且连续2年销售收入增长、毛利润为正值;
    8、符合建立与小企业业务相关的行业信贷;
    9、能遵守国家金融法规政策及银行有关规定;
    10、在申请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
  • 135人看过2024-01-26
    公司注销需要下列材料:
    1、公司清算组负责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2、清算组成员《备案确认申请书》;
    3、法院破产裁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或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
    4、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
    5、干等注销公告的报纸报样;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 856人看过2024-01-2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今天,华律知产小编通过专利申请的十大误区,你中招了吗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专利申请的十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一些技术人员认为只要是自主创新,就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其实不然,专利是一种垄断权,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如果不申请专利,就得不到法律确认和保护。

    当他人盗用其研究成果时,因研发者对成果不具有专利权,得不到法律保护,就无法追究盗用者的法律责任。同时,在我国,专利申请采用的是先申请原则,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谁先申请了,专利就授予谁。

    因此,研发者如不及时申请,而被他人抢先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研发者就无法追究他人的法律责任。这样的案例在中国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误区二、产品投入大规模生产后才申请专利

    在与发明人就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进行交流时,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一技术方案还未投入生产,也没有产品问世,此时申请专利是为时过早,等产品大规模投入生产后再申请专利更合适。

    殊不知,这时已经晚了,即使你侥幸获得授权,专利也处在不稳定状态之中。此时如果你发现有人侵权并提起诉讼,侵权人则会以专利申请之日技术已经被公开为由进行抗辩。

    你不但打不嬴官司,而且以前为申请专利所花费的精力、时间、金钱统统付之东流。专利申请的基础不是已经在市场上存在的产品,也不一定是已经成型的产品。只要有了切实可行的想法,就可以着手申请文件的撰写了。

    误区三、专利产品的改进不需再申请专利

    有部分发明人认为申请了一项专利后,就可“高枕无忧”,从而忽视了后期的继续研发工作,即使开发出了新产品或有了新改进,也不再申请专利。这种错误认识的后果不异于未申请专利。

    因为当他人对该产品有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反过来就限制了原专利权人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就会导致原专利权人不经意间反而变成了侵权人。此时,原专利权人就丧失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误区四、一项技术成果只能申请一类专利

    有部分发明人认为一项技术成果一次只能申请一类专利,即只能申请发明专利或只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只能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类型有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一项产品发明可同时申请多种专利,技术方案也可以同时申请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

    对于一些重要的产品发明,若发明人只申请了发明专利,而此时他人“双管齐下”,同时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那么他将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拥有了产品的专利权。发明人若使用该产品,反而构成了侵权。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专利申请的十大误区,你中招了吗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