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个人所得税不需要单独计提,包含在员工工资里面计提了,然后发放工资的时候从工资里面扣减。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营业执照办理流程
1、私营企业开业登记
私营企业筹备工作就绪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在某一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办理正式的营业登记。因为私营企业开业登记手续较为繁杂,故应提交的文件也比较多。包括:
(1)申请人身份证明。独资企业申请人是投资者本人,合伙企业申请人是指合伙人推举的负责人。
(2)凡是申请开办私营企业的人员,必须出具居民身份证,并根据自身情况提交如下证件:城镇待业人员应提交待业证明;个体工商户应提交营业执照;辞职、退职人员应提交原单位出具的辞职、退职证明;离退休人员应提交离休、退休证;停薪留职的科技人员应提交停薪留职协议书和资格证书;符合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人员,应按规定提交有关证明。没有领发居民身份证的农村村民应提交户籍证明。
(3)场地使用证明包括:自有私房应提交房产证明;租用房屋、场地应提交房屋场地租赁合同、有关房地产证明及管理部门许可使用证明;使用土地应提交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4)验资证明。
(5)《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
(6)应提交公司章程及董事长、董事、监事等任职文件。
(7)开办合伙企业,需提交合伙人的书面协议。
2、到银行开户
经营者将所拥有的资金存进自己选定的银行并开设银行帐户。
3、办理《法人代码证书》
4、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5、到卫生防疫站办理卫生许可证
(1)组织员工到所在地的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身体检查,以办理个人健康合格证
(2)企业向卫生防疫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6、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
7、申请开业登记表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个人所得税补缴方法:
过了申报期要补缴个人所得税,去税务大厅柜面补缴,带上申报表填上数据、单位公章、经办人身份证、银行卡由大厅工作人员操作就好了。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般纳税人申报流程:
1、抄报税:进行进项发票认证和销项发票抄税,并打印开票清单;
2、纳税申报:纳税人登录申报软件进行网上申报,包括导入普通发票,采集导入“四小票”等,申报成功后由税银联网扣款;
3、清零解锁:若有税控设备,纳税人则可以在申报成功后清零解锁税控设备。以上就是一般纳税人的申报流程。
1、窗口查询,亲自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单位所在区的地方税务局,可申请查询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
2、网上查询,登录地方税务局网站。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税务清盘就是把税务盘里的数据(之前你的开票信息)拷贝到税务局系统里。这个信息不清理掉,下期报税时盘内有上期报税内容,下个月就会被锁,无法继续报税。所以,每个月财务人员都要坚持抄报税、税务清盘的工作。
点击报税处理——状态查询——查看开票截止时间,时间为次月的月中为清卡成功,为本月的月中则是清卡不成功。
开票软件打开显示未检测到税控盘可以换个USB接口或者换根线试试,看一下金税盘的灯是否是绿色,如果是红色的话可能是升级过程中出现问题,去服务点或者打95113升级加载一下底层就可以,如果正常绿灯可能是你电脑上的开票系统要重新装过了。
检测不到金税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情况,可能是USB数据线或者接口损坏,也可能是税控盘损坏,同样也可能是未安装成功税控盘软件。可以自己试着进行简单得排查,但如果仍未恢复,最好联系售后,因为是付费软件,所以金税盘有义务进行维修。
根据现行规定,月工资超过5000元的,需要缴纳个税,具体标准如下: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
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
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
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
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
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