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205人看过2024-01-05

    所谓退出是指股权投资机构或个人在其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将其持有的权益资本在市场上出售以收回投资并实现投资收益的过程。中国股权投资历经20余年的蓬勃发展,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元,每年投资项目数量近万个,投资金额超4500亿元。常见的退出方式主要有IPO、并购、新三板挂牌、股转、回购、借壳、清算等。

    一、IPO退出:投资人最喜欢的退出方式

    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也就是常说的上市,是指企业发展成熟以后,通过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使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实现增值和退出的方式,主要分为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境内上市主要是指深交所或者上交所上市,境外上市常见的有港交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等。

    在证券市场杠杆的作用下,IPO之后,投资机构可抛售其手里持有的股票获得高额的收益。对企业来说,除了企业股票的增值,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对企业良好经营业绩的认可,可使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

    二、并购退出:未来最重要的退出方式

    并购指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或资产,从而影响、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购主要分为正向并购和反向并购,正向并购是指为了推动企业价值持续快速提升,将并购双方对价合并,投资机构股份被稀释之后继续持有或者直接退出;反向并购直接就是以投资退出为目标的并购,也就是主观上要兑现投资收益的行为。

    三、新三板退出:最受欢迎的退出方式

    目前,新三板的转让方式有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两种。协议转让是指在股转系统主持下,买卖双方通过洽谈协商,达成股权交易;而做市转让则是在买卖双方之间再添加一个居间者“做市商”。

    对企业来说,鉴于新三板市场带来的融资功能和可能带来的并购预期,广告效应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是中小企业一个比较好的融资选择;对机构及个人来说,相对主板门槛更低的进入壁垒及其灵活的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制度,能更快实现退出。

    四、借壳上市:另类的IPO退出

    所谓借壳上市,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操作手段。

    五、股权转让:快速的退出方式

    股权转让指的是投资机构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套现退出的一种方式。常见的例如私下协议转让、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即四板)公开挂牌转让等。2024年上半年股权投资机构通过股权转让退出的交易有35笔。

    六、回购:收益稳定的退出方式

    回购主要分为管理层收购(MBO)和股东回购,是指企业经营者或所有者从直投机构回购股份。

    七、清算:投资人最不愿看到的退出方式

    对于已确认项目失败的创业资本应尽早采用清算方式退回以尽可能多地收回残留资本,其操作方式分为亏损清偿和亏损注销两种。近五年清算退出的案例总计不超过50家。

  • 100人看过2024-01-05

    1、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

    2、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116人看过2024-01-05

    工伤死亡赔偿项目包括

    1、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亲属;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100人看过2024-01-0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注销是指一个公司宣告破产,且出现被收购、内部解散等情形,需要向有关机关申请,终止公司法人资格。所以,如果一个公司被注销了,是无法起诉的,因为其主体资格已经消失了,没有作为诉讼主体的资格。但是如果没有依法清算并注销的,可以由公司的股东、出资人等作为当事人。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注销了,也就不存在公司法人,所以无法起诉公司法人。当事人可以起诉公司的股东维权。公司被注销后,如未进行清算或者破产的,以该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作为当事人;公司经过清算或者破产程序的,公司债务视为处理完毕。如有未了结的债务,应以从公司取得清算资产的股东为诉讼主体。
  • 100人看过2024-01-05

    1、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请求法院撤销权: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法院撤销;

    3、知情权、查账权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议权:(有限公司)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股份公司)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5、召集和主持股东会议权

    6、请求回购权

    股东会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7、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优先股股东除外);

    9、以股东名义起诉权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他人损害公司利益时,为了公司利益以自己名义起诉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时的起诉权。

    10、请求法院解散公司权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11、依法转让出资或股份的权利;

    12、股利分配权;

    13、公司发行新股的认股权;

    14、公司终止后对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 111人看过2024-01-05

    工伤死亡赔偿项目包括

    1、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亲属;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107人看过2024-01-05
    辞职属于一般不可以要经济补偿,但在用人单位以非法手段强迫劳动,或拖欠、克扣工资迫使劳动者提出辞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提出要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对此有相关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注销后,与员工的劳动合同需要依法解除,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注销了,也就不存在公司法人,所以无法起诉公司法人。当事人可以起诉公司的股东维权。公司被注销后,如未进行清算或者破产的,以该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作为当事人;公司经过清算或者破产程序的,公司债务视为处理完毕。如有未了结的债务,应以从公司取得清算资产的股东为诉讼主体。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