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5

    (1)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

    (2)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3)违反《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未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在短期内以分配利润名义提走出资;

    (4)抽走货币出资,以其它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

    (5)公司回购股东的股权但未办理减资手续;

    (6)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

    (7)股东通过虚假诉讼形式,抽逃公司资产;

    (8)股东以公司名义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提供借款而不索还等形式,抽逃公司资产;

    (9)脱壳经营

  • 100人看过2024-01-05

    股权转让行为必然产生公司股东的变更。不少公司知道股东变更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但疏忽了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如实提供下列证件、资料,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一)工商登记变更表及工商营业执照;

    (二)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登记证正、副本和登记表等);

    (四)其他有关资料。

  • 100人看过2024-01-05

    【1】大股东代表的是法人股东里所有的股东,可能是多个自然人。其所要承受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法人股东可能有多个自然人或者多个法人股东承担亏损风险。

    【2】股东要承担出资义务,对其它股东出资对外承担连带责任。

    【3】股东不依法缴纳出资的或者出资不实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4】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5】有限责公司成立后,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5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东的权利如下:1、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2、参加或者委派股东代理人参加股东会议;3、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行使表决权。义务如下:1、遵守公司章程;2、依其所认购的股份和入股方式缴纳股金;3、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不得退股。
  • 100人看过2024-01-05

    (1)《公司法》规定,股东在涉及公司为其担保事项进行表决时,应当回避,如股东违反这一规定强行参与表决,则构成滥用股东权利;

    (2)《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查账权,但前提是股东应当有正当的理由,一般为公司的经营活动特别是在财务处理上有损害股东利益之嫌。如果股东为个人经营的目的,以查账为由,窃取公司商业秘密,则构成股东滥用权利;

    (3)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出售重大资产需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公司的控股股东无视章程的规定,不经法定程序,强令公司经营层出售该资产,也构成股东权利的滥用。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注册地址和经营地址不一致的,是不可以的。公司的注册与经营地址需要是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要与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一致,便于公司登记机关的管理。

    市场主体变更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跨登记机关辖区的,应当在迁入新的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前,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迁出地登记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移交市场主体档案等相关材料。

  • 100人看过2024-01-05
    股东出资的形式:(1)货币。设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以支付创建公司时的开支和启动公司运营。因此,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2)实物。实物出资一般是以机器设备、原料、零部件、货物、建筑物和厂房等作为出资。(3)知识产权。所谓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
  • 100人看过2024-01-05

    (一)直接诉讼。在这种诉讼中,原告为股东,被告可能是公司,也可能是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法》一共规定了提起这种诉讼的5种情况:

    1.撤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简单来说就是,股东如果认为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召开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可以在决议做出60日内请求法院撤销。

    2.董事及高管人员违反职责。股东如果认为董事及高管人员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损害股东利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不能行使查阅权。《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享有对公司的知情权,在实践中知情权主要体现在股东可以查看公司章程、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和账簿等。如果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查阅,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要求查阅。

    4.要求公司回购其股份。股东如果对公司股东会决议持反对意见,而决议又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回购其股份: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在此种情况下股东与公司如果不能达成回购协议,则股东可以向法院起诉。

    5.解散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派生诉讼。派生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司利益受到侵害时本应由公司来起诉,但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或其他原因,公司不起诉,这时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这种情况下,股东可以自己提起诉讼,这时原告是股东(正常情况下原告应是公司)。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制度,是因为公司往往被大股东所控制,如果他们侵害公司利益,实际上是损害小股东利益谋取个人利益,他们是不会让公司对自己提起诉讼的。

  • 100人看过2024-01-05

    不同情形下撤销股东资格的操作流程是不一样的,从我国《公司法》规定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公司法人资格消灭,如解散、破产、被合并;

    2、自然人股东死亡或法人股东终止;

    3、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转让;

    4、股份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股份被公司依法回购;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赠与、纳税、被善意取得等。

  • 100人看过2024-01-05

    若是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对于公司的债务一般是不用承担责任的,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以公司的资产来对外承担责任。但若你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话,公司则应守法经营;注册资金也应按照章程的规定足额到位。

    公司法定代表人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并且依法登记。由此也可看出,法定代表人既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由谁来担任法定代表人需由股东或者股东会来决定。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