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5
    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的区别是,法定代表人是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的,而董事长是由董事会选举的。法定代表人可能由董事长担任,也可能由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 193人看过2024-01-05

    公允价值;

    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属于一种战略投资行为,所以投资者不会因为被投资单位短时间内公允价值的波动,而改变战略。而权益法,其精髓是将被投资企业,作为自身企业的一部分进行核算,在被投资企业的市值发生小幅度的变动时,会计上也不做处理。但是如果被投资单位,当期的股票市价发生了大幅度下跌(一般是20%以上),且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推移或者正常情况下预计的下跌,那么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 126人看过2024-01-05

    担保合同无效时,只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责任范围的确定取决于债权人因担保合同无效所造成的损失、担保人和债权人对无效合同的过错程度等因素。

    具体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合同无效致使担保无效时担保人的责任,无论主合同的无效应归责于债权人还是债务人,还是双方都有过错,也无论无效的结果导致的是返还原物,还是赔偿损失,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都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无过错的,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损失的,担保人应根据其过错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种担保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是指债务人与担保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以及恶意串通欺骗债权人而缔结担保合同的情形。

    (三)主合同无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而仍然为其提供担保的,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经济损失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四)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 100人看过2024-01-05
    公司法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守法和遵守公司章程的责任,以及对外要代表公司从事民事活动。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负责人,其以公司名义从事的活动的后果,可先由公司承担,再由法定代表人担责。
  • 124人看过2024-01-05
    (一)主合同无效致使担保无效时担保人的责任,无论主合同的无效应归责于债权人还是债务人,还是双方都有过错,也无论无效的结果导致的是返还原物,还是赔偿损失,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都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无过错的,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损失的,担保人应根据其过错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种担保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是指债务人与担保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以及恶意串通欺骗债权人而缔结担保合同的情形。

    (三)主合同无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而仍然为其提供担保的,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经济损失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四)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 134人看过2024-01-05
    反担保合同的规定有,如果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而设立反担保的,应当订立反担保合同;以及如果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则反担保合同一般也会无效。
    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 100人看过2024-01-05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的区别:

    1、产生方式不同,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而法定代表人则依法由上级任命或由企业权力机构依法定程序选举产生;

    2、人数不同,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个,而法定代表人只有一个;

    3、权限不同,法人代表对外行使权力都要受到法定代表人授权的限制,而法定代表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直接代表法人对外行使职权;

    4、变更的法律程序不同,法人代表的变更不需要登记,而法定代表人变更需要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 100人看过2024-01-05
    独立法人,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的进行民事活动,以自己的财产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而非独立法人,没有自己的独立财产,不具有法人资格,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是民法意义上的公司。
  • 203人看过2024-01-05
    一、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
    在三种情况下股东不满股东会决议可以请求公司回购股东股权: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75条第1款规定,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对股东会的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因此,于某投了反对票,是有权要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他的股权,从而退出公司。
    二、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
    根据公司法之规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权:

    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股份有限公司想要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股东可以将股权转让给公司,让公司进行回购。

    2、与其他持有本公司股权的公司合并:必须是与其他持有本公司股权的公司合并时,公司才可以回购股东股权。

    3、股份奖励给公司职工:回购的股东股权必须奖励给本公司员工。

    4、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合并、分立的决议不能认可,可请公司回购所持有的股权。

    5、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6、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 100人看过2024-01-05

    第一,两者的概念不同。法人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独立的单位,法律上把一个单位看作一个法律上的人,他就像自然人一样有自己的财税和荣誉。法定代表人则是国家法律要求在法人成立的时候报送政府备案的主要负责人。

    第二,两者所指向的对象不同。法定代表人只能是确定的一人,而法人代表是不确定的,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既可以是法定代表人,也可以是受法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行使职权的其他人。

    第三,产生方式不同。法人代表依法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而产生。而法定代表人则依法律或章程规定依法定程序产生。

    第四,权限不同。法定代表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直接代表法人对外行使职权。而法人代表对外行使权力要受到授权范围的限制。

    第五,登记、变更的程序不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应登记的事项,法定代表人变更需法律程序。而法人代表不需要登记,变更也不需要程序。

    第六,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法人代表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利时造成他人损失或其他法律后果的,由法人承担,只有超出委托权限范围所为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才由法人代表承担。而法定代表人是当然的法人代表,通常情况下,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还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