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犯法员工不知情的没有责任,员工属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需要承担责任。公司犯罪的对公司判处罚金,对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个别的公司犯罪对公司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 100人看过2024-01-06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如果查明企业法人所列的六种情形之一的,除企业法人承担责任外,还可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给予罚款的处罚;对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决定处理;对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违法了法人承担什么责任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如果查明企业法人所列的六种情形之一的,除企业法人承担责任外,还可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给予罚款的处罚;对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决定处理;对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内部员工违法如果是职务行为,民事责任由单位负责;刑事责任本人负责。如果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向员工追偿。

    还要看该员工在公司的地位了,如果他是某主管或直接负责人等,而他的行为可能是公司意志的体现,那可能构成单位犯罪,那单位肯定也要被判处罚金的,不过听你所说的,应该不算,单位应该不用负刑事负责,但是如果因为员工履行公务时侵权,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那么单位要承担特殊的侵权责任,但这属于民事责任,单位替代责任,说白了就是单位替员工赔偿。

  • 100人看过2024-01-06
    企业不能对员工实行罚款。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目前的法律未赋予企业该项权利。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
  • 120人看过2024-01-06

      可以罚款处理。

      企业对自己雇用的员工进行罚款,是特定的经济实体,对特定的人实施的经济处罚行为。

      基本特征

      企业罚款的基本特征是:

      (1)企业员工违反了本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并按该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应当受到经济处罚。

      (2)对员工的罚款并不以员工是否给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为必要条件。罚款只具有惩罚性而不具有对经济损失的赔偿性。

  • 626人看过2024-01-06

    对于专利的申请,个人可以作为申请主体,而公司同样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那么如何申请专利个人发明呢?接下来华律知产就带您一起了解相关知识。

    个人专利流程申请的详细步骤

    普通的个人在中国申请专利,可自行申请,也可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如果是特殊的个人,则必须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特殊的个人包括:

    1.在中国无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人;

    2.在国外长期居住或工作的中国人;

    3.港、澳、台地区同胞。中国个人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也要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申请前要确定类型,不同的类型申请的条件、成本,权利所要保护的内容,专利权授予之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都是不同的。申请人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保护期限,发明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都为10年,均从申请日起开始计算。

    发明专利要经过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只需初步审查就授权公告。

    1.发明专利需提交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及权利要求书,必要时应有说明书附图。

    2.实用新型专利需提交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

    3.外观设计专利需提交请求书、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需约8-12个月,形式审查通过后,发授权通知书,并办理领证手续,在缴纳领证费后约2-3个月拿到专利证书。具体时间取决于审查员的审查速度与申请人交底资料的详实程度及附图的提供。

    申请人在申请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要详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各项申请流程。

    2.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现有水平,对国内外专利检索,对自身的发明创造作可行性分析。

    3.做好保密工作。

    允许减缓的专利费包括: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发明专利实质审查费、复审费、授权后三年的专利年费五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个人专利流程申请的详细步骤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00人看过2024-01-06

      工伤医疗期满后不来上班,可以调整岗位,但是不能辞退劳动者。

      因为工伤员工本身的特殊性,《劳动法》对其权益有着特别的保护规定。对于一至六级工伤员工,用人单位应保留劳动关系,除非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五至六级工伤员工严重违纪除外)。而对于七至十级工伤员工,用人单位只有在以下四种情形才能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不续签;

      2、工伤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3、工伤员工存在严重违纪的情形;

      4、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关闭、撤销或注销等情形的。

      除此四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以其他理由与工伤员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对于上述问题中的八级工伤员工长期休病假不来上班,因为该员工属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如果员工确实存在伤病,在员工主观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合同。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不是违法的行为,是违反公司的制度的处罚。

    关于企业对因内部承包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可否扣发工资问题。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法律法规不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的约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337人看过2024-01-0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今天,华律知产小编通过商标与商标的区别在哪如何进行分辨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商标与商标的区别在哪如何进行分辨

    “TM”,英文“trademark”的缩写,即“商业标记”,它的作用就是表示它所标注的图形或文字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商标,不是名称也不是广告宣传。

    “r”,英文“register”的缩写,即“注册”,商品或服务打上这个标记表示它所标注的图形或文字是注册商标,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未经授权,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擅自使用。

    二、tm商标和r商标的区别

    1、法律意义不同。

    两种都是在表示文字或图形标识是商业标识,用于商业活动中。不同的是tm商标不具备法律保护,申请注册商标时,享有使用在先的权利。r商标具有商标保护的法律意义,商标使用者拥有专用权。

    2、使用时间不同

    在商标还未成为注册商标的时候,标注“TM”标记。当商标成为注册商标后,就可以在其右上角或右下角标注“r”或“注”注册标记,或者直接标明是“注册商标”。

    注意:使用注册商标,可以在商品、商品包装、说明书或者其他附着物上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注册标记包括(注外加○)和(r外加○)。使用注册标记,应当标注在商标的右上角或者右下角。

    3、使用价值不同

    注册商标周期长要经过漫长的申请、审查时间,拿到注册商标证书后,商标使用者享有专用权,企业通过商标树立品牌,推广企业。r商标的价值大于tm商标。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商标与商标的区别在哪如何进行分辨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