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人看过2024-01-05
1、发票人。发票人是指在票据上签名并发出票据的人,或者说是签发票据的人。
2、付款人。付款人是受发票人委托付款的人,有的情况下,发票人也是付款人,如本票。
3、受款人。受款人是指从发票人那里接受票据并有权向付款人请求付款的人。除了三个基本当事人以外,票据还有如下一些非基本当事人。非基本当事人的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的票据行为产生不同的票据非基本当事人,如由于背书行为而产生的背书人和被背书人,由于保证行为产生保证人和被保证人,由于参加行为产生参加人和被参加人等。
-
143人看过2024-01-05
1、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2、专利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专利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这种权利,就是优先权。专利优先权的目的在于,排除在其他国家抄袭此专利者,有抢先提出申请,取得注册之可能。
-
202人看过2024-01-05
确定本国专利优先权的条件:
1、在中国首次申请,有的申请人可能就相同的发明创造在中国先后分别申请了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或者先后递交了两项专利申请。此时,只能以第一次在中国提出申请的专利申请作为优先权基础,要求本国优先权,而不能以其后的第二次或第三次的专利申请作为优先权基础,除非第二次或第三次的申请中增加了新的技术方案或技术特征,可就新增加的技术特征在在后的申请中要求本国优先权。要求本国优先权只限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不能要求本国优先权,而且必须在中国首次申请的十二个月内提出,超过十二个月就不能享有本国优先权。
2、技术主题相同,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名称相同,所谓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是指技术领域、目的、技术方案以及预期的效果相同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3、未要求过本国优先权,是否要求过本国优先权,这是优先权是否成立的另一个条件。具体来说,就是在先申请的技术特征是否作为在后申请的优先权基础,同一份在先申请只能要求一次优先权,已经要求过本国优先权的在先申请,不能再作为另一项在后申请的优先权基础,即同一项在先申请不能分别作为两项在后申请的优先权基础。但如果在后申请中新增加的技术方案,可以作为第二件在后申请的优先权基础。
-
321人看过2024-01-05
1、一般说来,一项发明专利需要约3年时间才能获得专利权。
2、一般发明专利申请日起18个月后公开,如果公开后即提出实审的话,一般是二通后授权,这样就是二年多的时间,总之是要看具体的案子情况和审查员,法律是不限审查时间,只对申请人的答复时间有限制(一通4个月,二通及以后是二个月)。
3、也可申请时即提出提前公开并实审,这样会快些,但最快不会早于18个月授权,即使18个月内审完了,也要等到18个月后授权,因为要考虑抵触申请的问题。另外,发明专利在公开前是不受保护的,也即申请日到公开日间的他人实施是不侵权的;公开日至授权日之间是临时保护,待授权后可以追溯,也就是说申请最终如不授权也就不保护了;只有授权以后才真正保护。所以不是受理即受保护的。
-
148人看过2024-01-05
拥有专利申请权的包括:
1、是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本单位。
2、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3、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外,专利申请权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
159人看过2024-01-05
1、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首次在某国申请发明创造专利后,在法定期限内以同一主题在中国申请发明创造专利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是优先权,以第一次专利申请日期为申请日期。
2、专利优先权可分为国内优先权和国际优先权。国内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在国内首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就同一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国内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国际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外首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设计在国外首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在中国申请同一主题专利的,可以按照外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或者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享有优先权。
-
130人看过2024-01-05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
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如果采取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利行为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
-
128人看过2024-01-05
(一)权利证据:用以证明权利人对商标享有专用权或商标许可使用权。
1、商标注册人起诉的,应当提交证明其商标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标注册证。
2、被商标许可人等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应提交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在商标局备案的材料及商标注册证复印件。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人的证明,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
3、商标财产权利的继承人起诉的,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此外,上述三类人还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或企业的基本信息,以证明个人或公司就是商标权利证明上的权利人。
4、如果商标是驰名商标、著名品牌或中华老字号等享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商品,还要提供驰名商标认定材料、著名品牌证明或中华老字号的证明材料等证据。
5、权利人商品的销售情况、广告宣传情况等资料,以证明权利人的商标权一直在使用中。
(二)侵权证据:用以证明侵权人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1、侵权的商品实物。
2、购买侵权商品的发票。
3、公证了购买侵权商品过程的公证书。
(三)赔偿证据:用以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有事实依据。原告应当提交能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的证据。
1、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证据。
2、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证据。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的发票(如鉴定费、公证费、律师费、工商查档费等等)等证据。由于在实践中,权利人很难直接举证损失金额或者侵权人的非法获益,所以赔偿数额一般都由法院进行裁定。因商标侵权行为而提起民事诉讼的话,在起诉之前一定要注意收集对方侵权的确切证据,另外,侵犯商标权必然就会产生民事赔偿责任,所以,赔偿证据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多数的商标侵权案件基本上都是由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管辖的,只有较大城市的基层人民法院才有权受理商标侵权案件。
-
253人看过2024-01-05
合伙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后,合伙企业中属于该合伙人的财产份额继承方法为:
1、对于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
2、若存在以下情形,则该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应依法退还给该继承人:
(1)继承人未取得法定或合伙协议中约定的合伙人必备资格。
(2)继承人不愿成为合伙人。
(3)其他不能成为合伙人的情形。
-
154人看过2024-01-05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有效合同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实质要件:
1、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作为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即作为合同主体的自然人,应该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它们的行为能力是不同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只有在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才具有法律效力,法人、非法人组织只有在它们的经营范围内签订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
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为一切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或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的行为,或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行为,都将导致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时,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禁止性规定。同时,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